中药青藤的古今研究
1.《应得本草》:“仙藤苦温。气分入足太阴经。行气活血。治风劳心痛。熟化水分,姜汁翻炒。行气利水,酒炒。”
2.《片片新参》:“藤苦香。主治祛风湿、通络,治疗四肢关节疼痛。感冒疼痛者慎用。”
3.《本草纲目》:“仙藤味苦,性温,无毒。行气活血治疗心腹痛。”
4.《本草纲目》:“藤苦温。行气活血。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有天仙藤散,专治肿胀)。”
5.《应得本草》:“藤苦温。气分入足太阴经。行气活血。治风劳心痛。将香附、乌药、陈皮、炙甘草混合,分成等份,用于治疗孕妇水肿。制备姜黄和半夏,用于治疗痰液注射引起的手臂疼痛。配合麻黄,可治伤寒、多汗。用大黄,流产气。熟化水分,姜汁翻炒。行气利水,酒炒。气血亏虚者禁用。”
6.《本草自新》:“仙藤苦温,散气活血,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
7.《本草纲目》:“本草苦温。入太阴经,专治行气活血,风劳腹痛,妊娠水肿。”
8.《本草》:“仙天藤味苦温,散气活血,治妊娠水肿。”
9.《药截》:“仙天藤味苦性温,能解气活血,为疝气止痛特药。”
10.证本草:“仙藤味苦,性温,微毒。疏风解乏,得麻黄治伤寒发汗,与大黄同服,为安胎。”
11.医学概论:“仙藤。微毒。疏风工作。得麻黄发汗,得大黄流产,得安胎药治子痫。”
12.中医大辞典:“仙藤苦温。理气祛湿,活血止痛。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风湿疼痛。”
13.《本草》:“仙藤味苦,性温,微毒。疏风工作。若得麻黄,可治伤寒发汗,可与大黄同服流产。”
14.《本草返老还童》:“仙藤入肝、脾、肾三经。凉血活血,祛风除湿,走经络,治腰腿肿痛。”
15.《本草正义》:“天天藤宣通隧道,导滞,疏肝行气,止心胃痛。”
16.中华本草:“仙藤苦;温暖。肝脏;脾脏;肾经。行气活血;利尿消肿;解毒。主胃痛;疝气痛;妊娠水肿;产后血气腹痛;蛇咬人。”
17.《本草求真》:“仙藤,书中所说的适应症,只属于妊娠胀痛、腹痛、结核等症,不属于其他症。也就是说,其治疗的原理只是因为味苦主要是导泻,自然界的温度可以被激活,所以可以活血,使水不不利,风除,血生,肿痛皆不治。”
18.《本草言》:“仙藤,行气活血,亦为诸痛之药。人体之气,顺则平和,逆则痛苦。如杨《方》记载,天仙藤治疗注痰所致臂痛、气滞所致疝气痛、跑豚所致腹痛、产后血气所致腹痛,兼治妊娠水肿、气短、风倦、久咳不止。所以用这种药给他治疗,都是众所周知的,都睡得很好。盖说他擅长通俗血气。”
19.《全国中草药集》:“仙藤行气活血,止痛利湿。适应症:妊娠水肿、胸腹痛、疝气痛、风湿疼痛。”
20.中国药典:“仙藤味苦,性温。归肝脾肾经。行气活血,利湿消肿。用于腹痛、关节痛、妊娠水肿。”
第二,现代研究
1.成分:仙藤含有马兜铃酸D、木兰脂素和β-谷甾醇。
2.作用:有微弱的祛痰作用;对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