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有哪些做法?
薏苡仁的功效与作用
生薏苡仁性寒凉,利水渗湿最佳。能祛湿祛风、清热排脓、除痹止痛,对小便不利、水肿、脚气、风湿疼痛有明显效果。
中医认为,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经过麸炒后,可以增强疗效,减轻某些作用剧烈的药物的药性。脾胃不好就什么都不能吃,或者吃点东西就腹胀,总觉得不舒服。在粥中加入一把麸炒薏米一起煮,可以有效缓解失食和腹胀。
大家平时吃薏米的时候,大多是直接煲汤煮粥。也可以薏米炖冬瓜。因为冬瓜味甘性寒,功效以利尿消肿著称。是治疗水肿和减肥的佳品。和薏米一起吃,就像物理学上的同向,效果更大。这个汤最大的作用就是利尿消肿,减肥。非常适合有水肿症状、湿盛肥胖的人群,对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白带多浊有一定疗效。冬瓜性寒,和大麦一起炖的时候,一定要加能祛寒的葱和姜。
薏苡仁煮猪肺,既能润肺止渴,又能健脾利湿。1猪肺,薏苡仁30g,调料适量。制作时,将薏苡仁洗净,捣成粉末。把猪肺洗干净,洗的时候往里面倒水。先用冷水轻轻洗干净,不要用力搓。因为大麦比较韧,很难煮,所以煮之前需要浸泡2-3个小时。浸泡大米用的水要和大米一起煮,不能丢弃,以免浸泡过程中薏米所含的营养成分流失。
薏米最简单的吃法是将炒好的薏米泡水当茶喝,或者将炒好的薏米磨碎,每天服用薏米粉。用小豆煮粥也不错。
薏苡仁的做法
炒薏苡仁是取干净的薏苡仁用文火炒至微黄,鼓起时取出,放凉,微焦,微香。在中药的冲泡方法中,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麦麸炒药,也就是用麦麸炒大麦。锅热了,撒上麦麸,用量是薏苡仁的十分之一。加热至冒烟时,加入洗净的薏苡仁,翻炒至表面发黄发胀,取出,筛去麦麸放凉,有微微的香味。根据中药炒香程度的不同,这种香气可分为黄炒、焦炒和炭炒。炒黄是指用文火炒至药材固有的香气,或胀爆时。炒黄可以缓解药物的过度偏性,同时散发香气,也有理气解郁的作用。
比如有的人容易拉肚子,知道薏米可以治疗脾虚泄泻。他们经常煮薏仁汤,但是没有效果。这是因为用的生薏苡仁是凉的。如果用炒过的薏米煮粥或者喝一勺茶,效果会很明显。麸炒比单纯炒薏苡仁更能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