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将“聚焦”

“聚焦”药品集中采购

到2023年底,各省累计采集药品数量达到450个,各省至少采集省级耗材1批,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国家医保局于1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药品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为2023年药品集中采购奠定了关键点。

到2023年底,各省累计采集药品数量达到450个。

通知明确,将继续扩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覆盖范围。到2023年底,各省国家级和省级采集药品数量达到450个,其中省级采集药品数量要达到130个,化学药品、中成药、生物药品要全覆盖。

截至目前,国家组织了294种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批门诊常见病、慢性病平均降价幅度超过50%。得益于大幅降价,患者使用优质药品的比例从集中采集前的50%提高到90%以上。

日前,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填报国家组织第八批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的通知》,正式开始填报第八批相关药品信息,涉及药品约40种,涵盖抗感染、心脑血管治疗等领域。

在规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协议到期和延续方面,《通知》明确,对上一轮集中采购价格高的品种,继续挤压价格水分。市场形势变化后,上一轮集中采购价格低的品种,经过充分竞争,形成新的中标价格。

此外,通知明确将重点引导湖北率先扩大中成药跨省联盟采购品种和区域范围,江西率先开展干扰素跨省联盟采购,广东率先开展短期和应急药品跨省联盟采购。

继续开展新一批国家组织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2022年9月,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骨科脊柱耗材,入选产品平均降价84%。

通知明确,要落实脊柱耗材集中采购遴选结果,参照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价格专项调整,优先调整脊柱耗材集中采购相关手术价格。

此外,以心内科和骨科重点产品为重点,指导更多省份推进吻合器、超声刀等普通外科耗材的采集,继续探索体外诊断试剂的采集。每个省至少收集1批省耗材。将重点指导陕西牵头硬脑膜(脊髓)补片和疝修补耗材跨省联盟采购,河南牵头神经外科等耗材跨省联盟采购,安徽牵头体外诊断试剂跨省联盟采购。

5438年6月+2023年10月,种植牙系统集中采购招标在四川开标,拟选产品均价降至900多元。近1.8万家医疗机构参与集中采购,采购需求达到287万套。

在继续开展口腔种植体价格专项治理方面,通知明确提出,要落实种植体系统集中采集结果,引导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四川省医保局率先启动牙冠网上竞价,其他省份及时跟进四川牙冠网上竞价。各省将在4月中旬前全面落实全过程控制目标。

加强中选产品供应保障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集中采购降价后的药品和耗材供应保障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

对此,通知明确规定,要加强中选产品供应保障,在医疗机构、生产配送企业、药品集中采购机构之间建立集中品种供应保障的有效反馈机制,增强应对供应配送问题的敏感性,及时采取增加供应调拨、替代供应等措施,对不能按要求供应的企业,根据情况给予信用评价。

在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管理方面,通知明确,唐山、苏州、厦门、赣州、乐山5个试点城市要监测第一轮调价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同时,要加强网上药品的价格管理。通知明确,新的谈判招标药品目录要按要求挂网,并加强日常监控和动态管理。规范挂网撤药工作,严防更换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更换规格包装等“变脸”涨价行为。

此外,通知明确,对非正常涨价、整体高价或明显高于全国低价的情况,各省要及时开展函询约谈,提醒其纠正不正当价格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