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律室性早搏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检查心电图时,往往会得到“窦性心律不齐”的诊断。大多数人都知道心跳要规律整齐,所以一听说“心律不齐”,很多人都以为是异常现象。虽然没有什么症状,也要到处求医问药,找专家,想快点治好“病”。但是医生经常说:“不要治。”这些人又在打鼓了。它们是不治之症吗?
其实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疾病。“窦性心律不齐”最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也不少见。
正常人的心脏跳动是由一个叫窦房结的高级指令指挥的。窦房结发出信号刺激心脏跳动。这种由窦房结发出的信号引起的心脏跳动称为正常窦性心律,其频率约为每分钟60-100次。每分钟心跳次数,也就是心率,由此而来。但是这个频率可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是呼吸。
一般来说,心跳节奏是规律整齐的。如果心脏跳动不规则,我们称之为心律不齐。从这个角度来看,“窦性心律不齐”是最常见的心律不齐,是由窦房结发出的不规则信号引起的。但这种“心律失常”大多属于“呼吸性窦性心律失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它的特点是随着呼吸的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可加快几跳,呼气时可减慢几跳。它的快慢周期正好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屏住呼吸时,心率就变得有规律了。这种随呼吸而变化的“窦性心律不齐”是完全正常的,无需担心,也无需治疗。
因此,被诊断为“窦性心律不齐”的人可以关注一下自己心率的加速和减速是否与呼吸有关。只要没有其他症状,就不需要治疗,可以从事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现在很多医生已经注意到窦性心律不齐引起的恐慌,所以在诊断时会写“窦性心律”。
此外,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能引起“窦性心律不齐”,这种情况不需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