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师的工作职责
岗位职责是员工的工作要求,也是衡量员工工作质量的标准。以下是我整理的中药药师的工作职责。欢迎阅读!
中药师的职责(一)中药房负责人的职责
1.该岗位工作应由取得中药师主管以上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熟悉国家相关药品法律法规和药品管理调配业务,能解决药品管理调配等技术问题。
2、在主任领导下,负责中药房的业务和行政管理。组织并参加各种会议;及时传达上级指示,认真执行药品管理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向科主任汇报本室工作人员的思想和工作情况。
3、指导本院工作人员的工作,并参与中药调配,保证药品和配方质量。抢救危重病人时,应积极配合临床。
4、及时了解我院中药市场供应和中药消费情况,协助中药仓库编造中药采购预算和计划。主动向临床科室提供药品信息,及时处理药品积压。
5、负责有毒、贵重药品的调配、保管和统计。
6、负责每月工作量的统计和报表。
7.组织本室人员的业务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科学研究。
8.负责本室员工的考勤、健康和安全。
(2)中药配方师的职责
1.该岗位工作应由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中医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在本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并接受上级技术人员的指导。
2.中药处方调配:一般应由两名中药师(学者)同时进行,一人处方,一人审批。如果只有一个人单独制作食谱,应严格按照食谱程序进行(即审核人、食谱和核方),并加强自我校对,防止出错。
审核方:收到中药处方后,应仔细审核处方前言及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医生签字、日期是否正确、完整,有无禁忌。如有疑问,请及时与医生联系,请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字后再进行调配。药物不配伍时应要求医生换药,不允许药师自行更改处方。
配方:配方前应检查衡器的灵敏度,注意配方,不允许用手直接测量药物制剂;有毒的中药和贵重的药物要用天平称量。处方中需要加工的药品应符合要求
要求;煎好的药要放入布袋中;需要先服用、溶化、煎制后服用的药物要分开包装,大而硬的药物要捣碎准备。
核对人:处方配好后,要将处方名称与实物逐一核对,并在处方上签名,交校对人审核。校对人员应进行感官检查,包括两个保证(确保质量和安全)、三个检查(调查处方、用法和禁忌症)和四对(对名称、物质、数量和剂量)。核对无误后,在药袋上写明煎药方法和服用方法,并将中药交给患者或煎药室。核查中如有错误,应查明原因,立即纠正。有毒中药处方要严格审查,内服和外用制剂要严格区分,准确称量,单独分包,并说明使用方法。
3.发药:门诊发药时,核对服药者姓名,讲清煎药方法、给药方法、禁忌症及相关注意事项。
(3)中药房煎药人员的职责
该岗位应由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担任。在本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
2、煎药器具可选择砂锅、搪瓷锅、不锈钢锅等。;气体、沙浴、蒸汽和电是常用的热源。
3、根据温度和药性,一般将药材放入罐中用冷水浸泡2小时以上,然后煎煮,掌握火候(先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维持),并不断搅拌翻动。
4.煎煮时间:一般药材20 ~ 30min;解表药和轻中药1.5 ~ 20min;滋补药物和重中药30 ~ 60分钟。根据药性,要掌握先煎后滴、煎、融的方法,以保持药性。煎煮次数一般为2次,煎煮两次的最佳量为* * * 250ml _;过量的药液应蒸发浓缩。
5.煎药要一式两份,药罐和药瓶的标记要一致,以免出错。每次使用后,药瓶在使用前应清洗消毒。一般煎药锅内的药渣要放置8小时(患者服药后)后再倒掉。
6、建立“煎药、发药登记”。每天煎药前后做好登记验证工作。送到科室的药品要由护士核对签字,便于核对,防止出错。登记内容包括:受试者、床号、患者姓名、服药起止日期、医生、药师、煎药人、送药人、签字护士等。
7、煎药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煎药后要清除积水,擦拭台面,处理残渣,检查水、电、气开关,确保安全。
(4)中药房保管员的职责
1.该岗位工作应由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在本室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并接受上级技术人员的指导。
2.中药房除了满足仓库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特别注意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火等安全工作;保管人员必须掌握各种药材的变异特征,如虫蛀、油泛、变色、异味、融怕热、潮解风化,以及需要特殊管理的毒药、易燃药、贵重药、鲜药、咸药等;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储存和维护工作。
3.中药入库验收,除全面检查规格、真伪、优劣外,还应检查是否虫蛀、霉变、水分过小、色臭、漏油、潮解、风化、渗漏和水渍、包装破损、重量一致、密封完好。
4.中药材入库后,可以保存在木质、镀锡的药盒和陶瓷容器或麻袋中。中成药和中药材应与其账目相符。
5.仓库内严禁烟火、访客和私人物品。仓库内人员离开时,必须关好门窗、水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