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草药

肝是指乙肝病毒阳性,病程半年以上或发病日期不明,有慢性肝炎临床表现者。那么如何治疗乙肝呢?治疗乙肝的中草药有哪些?接下来,我带你去了解一下。

乙肝早期症状1,全身表现

患者经常感到虚弱,容易疲劳,并可能伴有轻度发热。失眠多梦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表现

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厌食、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偏见

病情严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入、结合、分泌和排泄受损,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从尿液中排出,尿液颜色变黄,这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持续增加,可引起眼睛和皮肤的黄色染色。由于胆汁酸排泄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升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在皮肤上,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

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右上腹及右四分之一肋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诊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道疾病的可能,以免误诊。

5、肝脾肿大

由于炎症、充血、水肿和胆汁淤积,患者常出现肝肿大。晚期大量肝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以萎缩。

乙肝食疗偏方1,吃蒲公英粥:做法:取干蒲公英或鲜蒲公英(带根),洗净,切碎,煎药汁,去渣,与粳米同煮成粥,最好是稀的。用法:温服,每日二至三次。用量:3 ~ 5天为一个疗程。

2、吃茯苓粥:做法:先将红枣用文火煮,连汤放入糯米粥内,加入茯苓粉再煮粉。用法:每日服用两次,酌情加入红糖。功效:能健脾补中,利湿安神,养心安神。这种食疗适用于慢性肝炎、脾胃虚弱、腹泻、易怒的患者。

3、患者可以吃栀子粥:做法:将栀子仁磨成细粉,同时将糯米煮成粥。粥好了,调入栀子粉,煮熟。用法:一天两次。用量:2 ~ 3天为一疗程,功效:清热泻火。适用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等患者。

4、食用冬虫夏草:做法1:冬虫夏草可直接粉碎或炒至60度后粉碎,用法:每天5-15克。方法二:用冬虫夏草煮鸡肉。方法:将冬虫夏草洗净3-6片,将鸡放入锅中加水淹没整鸡,然后放在火上炖。等肉软了,把冬虫夏草插入食道和胸腔,加调料,大火煮。功效:具有调节乙肝患者免疫能力、乙肝抗病毒治疗、抗纤维化、调节白蛋白比例、一定程度降酶等作用。

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方剂1及柴胡解毒汤

功效: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湿化湿。

组成:柴胡、黄芩、半夏各65438±00克,茵陈65438±08克,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各65438±05克。

主治:胁痛,恶腻。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服。

2.钱方干

功效:疏肝和胃,清热化痰。

组成:生山楂30g,生白扁豆12g,生麦芽9g,蒺藜12g,龙胆草6g,青蒿9g,甘草豹9g,玉竹9g,木瓜9g。

适应症:持续性肝炎。

用法:该药用水800毫升,文火煎制300毫升,过滤去渣。将600毫升药渣加水,200毫升文火煎制,两者同煎。每日1剂量,分早晚饭前服用。

3.清肝解毒方

功效:疏肝清热,养血柔肝。

组成:柴胡9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半夏9克,黄芩15克,生蚝30克(第一次),板蓝根15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重楼9克,蒲公英30克。

适应症:乙型肝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服。

4.疏肝汤

功效:疏肝通络,活血化瘀,清热祛湿。

组成:制厚朴3克,枳壳4克,龙胆草9克,制香附9克,栀子9克,炒川芎4.5克,大腹皮9克,五灵脂9克,木贼9克,陈皮9克。

主治:胁痛。胁肋疼痛,苔长黄腻,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