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吃了竹黄对小孩好这是真的不
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是寄生于刺竹属和刚竹属的寄生菌,能引起竹子的赤团子病,罹病竹子生长缓慢,严重时可使成片竹林叶色由绿变黄,最后衰败死亡,故名“竹黄”。另有许多异名,赤团子、竹赤团子、淡菊花、淡竹花、天竹花、竹花等。竹黄主产于南方各省区,尤以浙江为较常见。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4、5月份在竹林中即可采到。新鲜竹黄在贮存中极易酸败,产生臭味,故采收后应立即晒干密闭贮藏,保存期也不长,仍易虫蛀、生霉。有经验者说,如蒸后再晒干,则耐久贮存。 竹黄不见于历代本草,是一种民间药物,目前除杭州草药店外,他地中药材公司很少收购。据云,浙江衢县一带每年外销量最多,在城市走方郎中地摊上有出售竹黄的,也大多是浙江人。据研究竹病专家黄其望教授主,竹黄以前较少见,近几十年才逐渐普遍发生。 竹黄有镇痛、消炎、消肿等作用,京津地区多用竹黄泡酒,每500克白酒用竹黄50克,冷浸1周即可饮用。每次饮1小杯,可治风湿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筋骨酸痛等。南方各地除用白酒外,更多用黄酒、米酒浸泡,除以上用途外,还有治虚寒胃痛、脘腹胀满、饮食呕吐的作用。 安徽、浙江一带农村,4、5月正值霉雨季节,当地农民往往在插秧时因受风寒而腹胀胃痛、呕吐泄泻、或至关节不适,是南方农村常见病。当地农民多在收工时,便在路边、村头竹林中采些新鲜竹黄,以米酒浸泡,置于饮后余烬上,炖热后与饭同食,言有良效。但黄山地区有个别草医,服用竹黄过量,于田间劳动,经曝晒后引起皮肤红肿、发热,并长时间不能消退,手、足、面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尤为严重,但一般不经治疗即可自愈。
满意请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