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草简介

鹿茸草(拉丁学名:monochasma sheareri maxim。前法国人。et savat。)、别名:千年艾草(庐山记录)、千钟塔(植物名称与事实考证)、蜈蚣草、山门穹(杭州药用植物记录)、千层、鬼箭羽、白鹿原、毛银一。栀子、牙痛草、白头翁、六月霜(江西本草)、白蒿、白龙骨、白雪松、千层楼(福建本草)、千年春(江西本草手册)、千年霜、白羽毛、四季青、瓜子草、鼠牙草(浙江民间)鹿茸草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木质化。茎众多,密集丛生,都有些绿,下半部有少量的毛,节间很短,短或无毛。叶互生对生,有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鳞,因节间短而互相重叠呈带状,向上逐渐增多,呈条状或条状披针形,花单生于茎上部的叶腋,呈总状花序;子房椭圆形,花柱顶端弯曲,柱头头状。蒴果卵球形,被宿存花萼包围,室背开裂。种子多数,扁圆形。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等地。生于低矮多沙的山野草地。全草: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咳嗽、吐血、痢疾、白带过多、牙龈炎、乳腺炎和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