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工艺阶段的分类

中药炮制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开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1644)是烹饪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是加工品种和技术扩大应用的时期。现代(1912之后)是加工振兴发展时期。

中药的炮制以前叫炮制。但“焙”字只代表整个中药炮制工艺中的两种火疗方法,不能概括中药的其他炮制方法。为了保留古代炮制的初衷,更准确地反映中药的整体炮制工艺,现统称为炮制。其中,炮字代表了与火有关的各种处理技术,造字则代表了更广泛的各种处理技术。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记载的半夏的治法,就是炮制半夏。到了汉代,加工方法有蒸、炸、烤、烧、炼、煮、用火煮、烧、磨、砸、捣、洗酒、泡酒、酒蒸、苦酒煮、水泡、汤洗、去皮、去核、去足翅、去毛等。与此同时,烹饪的理论也开始建立。比如当时出版的中国第一部医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的序言中就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烈,时月而制;生熟,地出,正宗是陈新,各有各的方法...东汉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记载了100多种药物的炮制。他还认为,药物有须根去茎,有皮去肉,或皮去肉,也有花去实,必须按配方烧、炼、焙、炼。治愈和切割,使它非常干净。可见,在汉代,人们对中药炮制的目的和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

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版了第一部加工雷公的专著。书中记载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和工艺,在总结前人炮制技术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整个中药炮制的技术水平。列举的方法主要有蒸、煮、炸、烤、烘、煅、泡、飞。其中,蒸分为蒸、酒浸蒸、药汁蒸;煮分为盐水煮、甘草水煮、黑豆汁煮;烤分为蜜烤、酥蜜烤、猪脂烤、药汁涂烤;浸提分为盐水浸提、蜂蜜浸提、大米泔水浸提、果肉浸提、药汁浸提、酒浸提、醋浸提等。,为临床药物的炮制提供了极其重要和宝贵的经验,许多炮制方法沿用至今。

在科学文化发达的唐代,人们更加重视中药的炮制。孙思邈在《备千金以解燃眉之急》里说,经典里用的药方都是注脚,这一个不是。这一条有自己的规律,不嫌方子麻烦就不要注了。唐代新修订的《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标明了药物的炮制方法,是政府保护炮制技术的开始。书中有很多加工方法,比如煨、烧、分蘖、做豆豉、做黄豆黄卷等。,记载了玉片、朱砂、云母、钟乳石、明矾、硝石等矿物药的加工方法。

中药加工在宋代发展迅速。宋政府颁布的《太平惠民合剂处方》中有专章论述炮制技术,提出药品要依法炮制,并将炮制列为合法的制药技术,对保证药品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药炮制在明代得到了全面发展。理论上,陈嘉谟对本草医学中一些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有过系统的论述,如酒、姜、盐、肾软、醋、米糠、燥和、乳、阴和血、蜜、阳和凉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有专门的炮制项,苗希雍的《罐藏大法》总结了17种中药炮制方法。

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收集了各家的成果,在《本草纲目》中作了专门的修订,收录了各家的规律。并结合中医理论讨论了一些炮制方法。接着,苗希雍在雷公制罐理论的基础上补充了当时常见的加工方法,并在自己的著作《制罐大法》中提出了著名的17种制罐方法。

清代第一部专门论述加工的著作《修物指南》,是张仲淹根据各个朝代的相关加工记录综合而成的。书中详细记录了232种加工方法,系统描述了各种加工方法,条目清晰醒目。目前国内专门从事加工的只有近百人。中药炮制技术处于濒危萎缩状态。随着现代用药方式趋于常规化,传统的一方一法的用药模式不复存在,许多特殊而特殊的传统炮制工艺逐渐被遗忘。有少数技艺精湛的老药工作者对自己通过长期工作总结出来的炮制方法讳莫如深,传统炮制工艺面临衰落甚至失传的局面。相关部门对加工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不够重视,在传承和保护方面没有采取具体措施。因此,中药炮制技术亟待保护。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中药炮制技术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文化部确认中国中医科学院王晓涛、中国中医药学会金世元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