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雷丸片的道地雷丸在河西走廊,尖端雷丸在河西制药
中国雷丸在甘肃张掖
雷丸,又名竹苓,是一种药用真菌,与茯苓、猪苓一样,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抗癌功效,被并称为抗癌“三苓”,雷丸居首位,因此雷丸也被称为抗癌“真菌之王”,有““超越香菇灵芝,赛过蟾酥紫杉醇”之美誉。
雷丸“得霹雳(雷雨天)而生”,“丸藏竹,击岂闻雷,皆霹雳击物,精气所化,生之奇也”。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野生,多腐生或寄生予竹根和老竹蔸下。雷丸的“海拔1200米以上”、“得霹雳而生”、“寄生竹根”三大特性决定了其药材的珍贵性和稀缺性。
雷丸独产于中国,甘肃、河南、安徽、浙江、四川、云南、湖北等地均有出产。我国幅源辽阔,雷丸产地分布广泛,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水土、气候、日照、生物分布都完全不同,以及非物态的地磁场、日磁场、月潮和宇宙场等多种场能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各地雷丸的质量有着显著的差异。
道地雷丸在河西走廊
据《中国药典》记载,仅有产于甘肃河西走廊,且经过8次以上雷击的雷丸,才能称之为甘肃道地雷丸,河西走廊雷丸药材最道地,得益于河西走廊独特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云照强度等自然条件。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因位于黄河以西而得名,竹业资源非常丰富,非常适合雷丸生长。
河西走廊南为海拔四、五千米的祁连山脉。祁连山山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远高于普通雷丸要求的“海拔1200米”的要求,海拔越高,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光照云照强度等自然条件越好。河西走廊日照时间较长,全年日照可达2550小时~3500小时,西部的敦煌高达3336小时。年均温5.8~9.3℃,但绝对最高温可达42.8℃,绝对最低温为-29.3℃,二者较差超过72.1℃。昼夜温差平均15℃左右,一天可有四季。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雷丸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尤其是经过8次以上雷击的道地雷丸,雷丸多糖、雷丸素等主要成分积累量更是丰富。
《中国药典》记载,甘肃张掖地区河西走廊道地雷丸的有效抗癌成份,是其它省份所产非道地雷丸药材的5倍以上,市场价格也相差近6倍。
尖端雷丸在河西制药
河西制药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这里是世界著名的“雷丸之都”,该厂利用其国企的独特资源优势,垄断了河西走廊的道地雷丸药材,也从制度上保证了该厂生产的尖端抗癌雷丸——河西雷丸片所用的药材为100%的道地雷丸,而其它厂家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甘肃的道地雷丸,只能干着急。
“动态提取低温浓缩”专利技术,解决了雷丸“遇热弱效”难题; “肠溶”专利技术,完美解决了雷丸“遇酸弱效”和“伤胃”的难题。高度浓缩,一次仅需一片,高效,且不伤胃。
基于以上事实,可以确定,至少在20年内,其它厂家生产出来的雷丸片剂或雷丸胶囊剂,药材根本不可能是甘肃道地雷丸,也根本不可能采用“动态提取低温浓缩”和“肠溶”两项顶尖技术,品质上与河西雷丸片自然也就没法比较,这也许是“计划经济”为肿瘤患者送来的额外“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