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三江美景的诗
我忘不了南街的飞檐,西街的青石老街,中街的小米粑粑,东街的叫卖...
和童年相比,三江变化很大。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曾经是91年被洪水淹没的孤岛,如今已经成为千年古镇和4A旅游胜地。偶尔回家能看到打着小旗子的导游和热情的游客,还有那些新景点。这些都不是小时候发生的。
记忆中的家乡没有现在繁华。尽管被洪水浸泡过,镇上的人们仍然玩得很开心。早上喝一大碗茶,吃点粽子;中午炒三河,喝点三粮液;家里有客人的话,买点王记的卤菜,足够招待客人了。生活规律,安静,安全。
这样的生活每天都在过,我从来不去关注。出来后我又想了想。外面真的没有这些东西。
鸡肋?我试着这样写,但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学名。好像生在莲蓬下,一个一个捧着,类似菱角,外面有壳,里面有肉。味道鲜美,总是在中秋节前后出现,而且价格不菲。这些年在外面真的没见过。
是的,荷花、田野和池塘还在。春天坐车回家,总能在合铜公路边看到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夏天去镇外的池塘钓龙虾,总能看到大朵的荷花,急需水分的菱角,对,还有莲子。菱角和莲子可以生吃,既能降火又能满足食欲,很饱。
现在荷花已经看不到了,偶尔看到也只是在墙上。还有菱角,吃起来还是很好吃的。莲子...没有闲情雅致到池塘边采莲,就去东街的中药店称点莲子芯,放点甘草,泡杯茶。
带着家乡的莲子芯,冲进小南河水里,淡淡的清香四溢。如果有,那就是我的家乡,我早已习惯,一种依赖,一种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