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的田间管理要点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黄连的田间管理应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下是一些一般的技术要点:
第一,适时除草
在移植后的1-2年内,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幼苗死亡。所以秋季补种很有必要。选择与移植苗大小相同的苗,保证移植苗与原苗一致。除了育苗,一年要除草5次左右。为了消除农药对黄连或其根残体的有害影响,最好采用人工除草。每次除草都要结合土壤栽培,促进黄连生长。随着移栽苗的不断生长,每年除草作业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当土壤变硬时,可适当松土,以提高土壤渗透性,促进黄连根系呼吸。
第二,科学施肥
黄连主要生长在生长前期和春季的地面上。所以这个时候的施肥应该以速效肥为主。春季返青后,每667 m2可施尿素20公斤,为叶片的蛋白质合成提供充足的氮素,保证地上部分叶片的健康生长。秋季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667 m2施有机肥2000 kg,为黄连提供更全面、更长效的养分,保证植株越冬。在黄连生长后期,施用磷钾肥代替速效氮可以提高黄连的品质。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每年的施肥量应适当增加,以满足植物对肥料的需求。
第三,调整透光率
随着黄连苗龄的增加,其耐光性和需光量也随之增加。为了避免地上部分过度生长,促进干物质向地下部分转移,提高黄连的产量和品质,需要通过减少遮光来增加透光率。一般来说,移栽黄连苗的透光率维持在20% ~ 30%,之后每年增加透光率10%,以减少遮光。到了生长后期,透光率可提高到50%左右,等到丰收之年,阴影完全消除。
第四,去除花苔
黄连的生长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由于黄连在开花和结果两个生殖生长阶段消耗大量养分,从移栽后第二年起,除了耕作外,还应去除花苔,以减少过多的养分消耗,提高黄连的产量和品质。
以上是关于黄连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供您了解、参考和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