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什么要学生物化学?

这是政策指导下的政治正确。我们生物化学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还说,中医学生除了以后想做科研,做学生真的没用。临床生要多读经典,多读医案,多跟老师上临床课。如果教育政策没有要求我们上西医课程,他也不会懒得教我们生物化学,因为他教了我们这么多年,知道讲课就像是跟鸡跟鸭讲。如果他有时间,还不如多去实验室做实验,多发论文。我个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除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一般课程(其实大部分应该算是健康知识),其他太深入的西医课程,中医学生真的没必要学得太深。据我所知,为了突出中医的“主导地位”,现在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的中西课程比例是六比四,但课程数量和课时似乎少了,知识信息量一点也没少。老师和学生都难做,我们的时间成了这种不科学的课程安排的牺牲品。我早期看书的时候发现,背生理解剖的人比背伤寒的人多很多。不得不说,这种现象发生在中医药大学,真的很讽刺。记得有一位中医大师说过:“今天的中医教育,就是培养中医的掘墓人!”但是有什么用呢?以学生为本,在我看来,一个是科研,一个是临床。尤其是刚到医院做住院医师的时候,经常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情况,这在医院里有时候是必须的。这部分知识可能后期临床不需要,但一开始肯定有用。更不用说科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