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海菜吗?这个科学事实给了你什么启发?

大多数人不可能用海水生产蔬菜。如果你习惯了淡水中生长的蔬菜,你可以想象如果你喝了咸咸的海水会有什么后果!就连科学家也曾把在海水中种植蔬菜视为自己的梦想。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是的,这是我们的一个梦想。理论上,这个梦想应该是可行的。”

据李博士介绍,过去海水种菜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海水淡化后给蔬菜浇水,但成本太高,每吨海水淡化需要8-9元,蔬菜生产成本太高,不现实。既然改变海水不现实,科学家就想到了在陆地蔬菜上做文章。

中科院植物所李:“这样的话,我们选择叶菜,可以在水里培养,生长周期比较短。我们选择一些叶菜,比如豆瓣菜、芹菜、菠菜、甜菜,进行耐盐生物技术改造。”

耐盐生物技术改造后,蔬菜首次在中国海洋边防部队海岛驻地种植。当时,战士们还不相信,教授和李还记得这件事。

“有一天,我听到两个士兵在谈论这件事,说我根本不相信它能活着。苗细如针,因为芹菜苗的二叶系统刚开始完全像针,细如针,根本活不了。他们说。”

别说军人不信,就连正在采访江苏省大丰市海洋蔬菜生产基地的记者也半信半疑。

主持人:“海菜是用海水养殖的,那我们来看看这个渠道的水是不是海水。。。。。。嗯,是咸的。真的是海水。”

海水吃到嘴里的味道可想而知。而大丰市海菜生产基地的这些蔬菜,喝海水都是津津有味的,很多都是普通淡水蔬菜驯化出来的。

记者:“好像淡水蔬菜经过驯化后可以在海水中生长。难道所有淡水蔬菜经过驯化后都能在海水中生长吗?”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理论上,根据不同的植物,蔬菜有很多种。据介绍,经耐盐生物技术转化的海菜有红菊苣、绿菊苣、海芦笋、蒲公英、海芹菜等近20种,并已开始批量生产。

记者:“我刚才看到海菜长在地上,那么这些海菜做出来以后味道怎么样?”?我们先请师傅介绍一下这三道菜的名字。"

厨师:“这个叫菊苣,这个叫海芦笋,这个叫海英菜。”

记者:“与其看,不如尝。现在我要尝一尝,看看味道如何。”嗯,感觉有点苦。我觉得夏天吃这个菜可能更好,因为夏天比较热,所以苦的东西可以去火。我将再次尝试这道菜。这叫迎海菜,有淡淡的香味。再尝尝这道菜。这叫海芦笋。嗯,又嫩又脆。吃了这些菜,感觉师傅对盐的把握非常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厨师:“说实话,海水里种的菊花,几乎不需要盐。只是稍微浸泡一下,然后冷却。味道不错。”

记者:“回家做饭就好了。我做这道菜就是省了盐。”

据了解,除了普通蔬菜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外,海菜中的粗蛋白、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的含量都高于同类普通蔬菜,其中胡萝卜素的含量高出近40倍,锌、硒等微量元素高出2-6倍。目前已有两个品种的海菜被国家认定为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记者:“这种海菜我们见过,也吃过,营养价值特别丰富。今天我们来到菜市场,看看消费者对它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们能接受这种海菜吗?"

记者:“你听说过海菜吗?”

消费者:“听说过。”

记者:“吃了吗?”

消费者:“是的。”

记者:“你觉得味道怎么样?”

消费者:“味道还可以,挺好的。”

记者:“通过你的了解和品味,你觉得海菜怎么样?”

消费者:“是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

记者:“这个海菜在这里卖的怎么样?”

商贩:“我们这边还可以,销量还可以。”

记者:“这叫什么?”

商贩:“这个叫盐蒿。”

记者:“这个价格怎么样?”

商贩:“它的价格还可以,十块钱一公斤。”

记者:“这个产品的价格是10元一公斤。你还会买吗?”

消费者:“现在蔬菜普遍比较贵,每公斤10元的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

据了解,由于价格较高,海菜的主要消费者只有一些高档餐厅,在普通菜市场和超市很少见。大众市场基本空白,市场空间巨大。

江苏省大丰市海菜基地负责人:“海菜确实是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新产品,技术研发投入比较大。价格方面,因为我们现在小规模生产,成本比较高。随着我们产业的扩大,海菜的生产成本会下来,价格肯定会下来,普通消费者是买得起的。”

据了解,我国沿海滩涂面积约为1。3亿亩,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水资源。如果只用十分之一的滩涂土地种植海菜,如果亩产1000斤,每斤最低2元,将为农民创造260亿元的收入,在海菜方面的种植前景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