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动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纵观世界上现存的动物,可以称之为多种多样。据统计,被专家命名的动物有654.38+0.5万种以上,但在地球历史上,灭绝的动物要多得多,达到700万种左右。如果没有科学的分类方法,那么多动物就会陷入混乱的局面,没有办法。分类学,或称系统动物学,是对各种极其复杂的动物进行识别、命名、分组和分类,并按照系统进行排列,以方便人类对动物的认识、研究和利用的科学。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动物的识别和利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丰富知识。因此,动物分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早期人们对动物的分类只是根据它们的表面特征或习性的某些特征,人为因素较多,所以也叫人工分类。中国古代的本草书籍中经常会有一些药用动物的记载。已经初步分类了。比如《本草笔记》中有昆虫和哺乳动物的记载,可以认为是药用动物分类的开始。《唐本草》中有人、畜、禽、虫、鱼。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药用动物分为虫、鳞、媒、禽、兽、人。这种分类方法对中药的分类仍有一定的影响,有些在药材部门的相关行业中仍沿用这种名称和分类。随着人们对动物界的认识和自然科学的相继发展和分化,如动物形态学、动物解剖学、动物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对分类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除了注意到动物的特征外,还考虑到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从而逐渐发展并建立了今天的动物分类学。近年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细胞学、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学、数量分类学等边缘和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以及电子显微镜、计算机等现代仪器的相继使用,动物分类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动物的分类将逐步走向更加完善的阶段。这种更为自然、客观的分类,可以更好地反映各种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以及进化与发展的关系。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分类方法,结合动物的生态习性和地理分布,形态解剖学仍是动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没有这些,就没有动物分类学。在动物分类学中,遗传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往往要对原始文献进行考证,所以经典的分类方法仍然很重要,占有一定的地位。

利用动物分类学正确识别物种,建立分类体系,不仅可以探索物种形成的规律,了解各种动物在动物界的地位,了解动物进化的方式和过程,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与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寻找新药的过程中,血缘相近的动物往往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可用于寻找新药或新的替代品,这为医药界在理论上寻找新药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