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江西着力打造“三基地一模式”,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成长基地、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特色鲜明、优势巨大的资源型产业的重要加工基地,走出一条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近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至2020年。2009-2015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富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近期规划

到2015,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生态工业体系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将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实现经济快速发展,达到现代化繁荣水平,努力打造辐射中东部地区的我国重要经济增长极。

鄱阳湖区规划范围内的38个县(市、区)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达到450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0%;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30%,达到2275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65%;利税年均增长30%,达到21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的60%。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占该地区工业经济总量的50%左右。争取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优势产业10个。39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4.38+0.6万亿元,80%以上的工业园区建成省级或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

中长期规划

到2020年,该地区将建成强大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经济发达的新型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的标志和中国现代化的缩影标志性区域。为到2025年基本实现较高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光电产业基地:以南昌、九江为中心,重点建设硅基发光二极管(LED)芯片及器件、LED照明光源项目、高亮度LED显示项目、LED背光项目、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发光二极管)项目、计算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项目、第三代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新能源产业基地:以南昌、九江为重点,重点发展高性能、资源节约型的高纯硅材料、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发电系统、兆瓦级以上风电设备、螺杆膨胀发电机组。

生物产业基地:以南昌、九江、宜春香樟为中心,依托南昌生物产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香樟中药产业传统优势,重点推进中药现代化,建设治疗艾滋病新药、抗癌原料药、新型功能糖、血细胞分析仪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产业化项目,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新兴产业,形成从生物医药到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的完整产业链。

铜冶炼及深加工产业基地:以鹰潭为中心,以江铜集团为龙头,提高铜冶炼水平,重点发展铜引线框架、铜带、铜箔、特种漆包线等高精度、高性能产品。

优质钢材深加工基地:以过剩或等量淘汰省内落后钢铁产能为前提,依托新钢、平钢、南钢现有产能,以区域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发展船板、弹簧钢、建筑钢、线材等钢材深加工产品,提高钢材深加工水平。

炼油化工基地:以九江为中心,实施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工程,适时实施化肥原料路线改造工程,落实环保措施;以永修为重点,重点发展有机硅单体和有机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树、兴安为重点,积极发展离子膜烧碱、纯碱、无机氯产品、有机氯产品。航空产业基地:以南昌、景德镇为中心,积极参与民机制造,承担国际航空转包生产任务,重点建设南昌中国航空工业城。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以环湖中心城市为重点,重点发展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以及小型高速柴油机、汽油机、变速器和柴油车超低排放后处理装置。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昌北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汽车、航空、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基地水平;加快发展金融、商贸、物流、会展、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全球商贸、物流、金融、旅游集散中心和全球重要的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加快形成以南昌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共同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余江县、南昌县、丰城、樟树、高安市。

九江:充分发挥同江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临港产业,积极发展商贸旅游,建设江西省副中心城市、江西省副中心城市、赣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沿江重要产业基地。以九江市为中心,沿江的瑞昌、沙河、湖口、彭泽镇和德安、* *青、永修、幸子、都昌等南部城镇联动发展。

景德镇:依托千年瓷都的产业基础和品牌优势,积极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大力发展功能陶瓷、结构陶瓷、生物陶瓷、工艺陶瓷和精品建筑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世界瓷都、赣东北工业重镇和文化生态旅游城市。以景德镇市为中心,将浮梁、鄱阳、万年县、乐平市联动发展,形成以鹰潭、景德镇、上饶为中心的赣东北城镇群。

鹰潭:发挥铜产业基础、交通枢纽、旅游资源优势,建设世界铜都、赣东北物流中心、道教文化旅游城市;依托中心城区,逐步向东与贵溪市相连,向南逐步建设宝山区,进一步建设余江县县城。

新余:重点发展光伏、钢铁、旅游产业,建设光伏产业基地、特钢制造基地和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托主城区,重点建设下村、罗坊产业基地。

福州: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医药纺织、文化产业,打造工业新城和文化生态旅游名城;依托新城区,共建东乡县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时经济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