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肝火的中药配方
说起夏枯草,可能大家都不陌生,是一味清热降火的常用中草药。它在许多夏季凉茶,尤其是广东凉茶的制作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夏枯草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其实夏枯草的功效远不止清热去火。夏枯草性寒,味甘、苦,入肝胆。具有化痰、止咳、消肿、化瘀、降血压的功效。
夏枯草水煮,可以清肝降火,降血压。适用于熬夜后身体燥热、头晕头痛、爱吃醋的人。你也可以用它来煮瘦肉粥。具体做法是用夏枯草10g、瘦猪肉50-100g和适量水煮至肉熟,加少许盐调味,吃肉饮汁,每日1次。
2.菊花
菊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保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菊花茶能使人头脑清醒,眼睛明亮,有养肝护肝的作用,特别是对肝火过旺、用眼过度引起的干眼症。经常感觉眼睛干涩的人,尤其是经常用电脑的人,不妨多喝菊花茶。
要去肝火,建议适量喝枸杞菊花茶、枸杞、菊花,用开水冲泡。除了眼部护理,还适用于血虚肝热的干眼症患者。
3.柴胡
柴胡性凉,微寒,入肝胆经,有解热、护肝、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经郁结、内伤、胁痛、疟疾、口苦、头晕。柴胡疏肝散是中医治疗传染性肝炎肝郁气滞证的常用中药,主要由柴胡组成。经常喝柴胡粥还能促进机体免疫力,利胆保肝。
经常喝柴胡粥可以护肝。柴胡10g,大米10g,糖2汤匙。柴胡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后取汁,加大米煮粥。饭熟了,加糖,煮一会儿。需要注意的是,肝阳上亢、肝风上亢、阴虚火旺、上亢者应避免或慎用。
4.桑叶
鲜脆的桑叶不仅能清凉解毒,还能补充体内的元素,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的功效。此外,由于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以清热解毒,润肠通便,有效缓解体内毒素的堆积。
桑叶味苦寒,有疏风清热、润肺润燥的功效。一种药同时具有清和润的功效,真的很少见。可以选择30克干桑叶泡水喝,每天一次,也可以和梨皮、杏仁一起煮汤喝茶,既能预防感冒,又能养生。
5.蒲公英
吃点新鲜的蒲公英可以宠坏肝火。蒲公英又名蒲草、尿床草、马利筋,为菊科多年生药食两用植物。性寒,味微苦。入肝、胃经,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胆碱、有机酸、菊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蒲公英一般是用蒜末、生抽、香醋、麻油、盐水煮后配着吃,味道比较苦。这个时候蒲公英清香宜人,很有降火的作用。吃了之后,我觉得身体里面神清气爽。如果肝热,肝炎患者不妨在春季多吃蒲公英。
6.铸造
薄荷叶清爽可口,具有清心明目、解毒、祛风散热、开胃消食等多种保健功效。用薄荷泡茶,可以利用薄荷中的薄荷脑和薄荷酮祛风清热,茶有清凉感,是清热利尿的良药。
薄荷除了泡茶,还可以和豆腐一起炒,或者和鲫鱼一起做成汤。需要提醒的是,盗汗、烦躁、皮肤瘙痒、头发吹乱、容易感冒的人,脾胃虚寒、腹泻的人要少吃。
7.粗糙龙胆
龙胆草是一种清热燥湿的中药。其性苦寒,属肝胆经。具有清肝胆湿热、泻火的功效。它最早在《神龙本草经》中被列为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入药历史。
推荐龙胆粥的做法。龙胆草10g,竹叶20g,白米10g。先将龙胆草、竹叶加水煎煮,取汁加白米煮粥代替早餐。龙胆草清肝降火,竹叶清心除烦。适用于失眠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者,属于肝郁火盛者。
8.欧亚甘草
甘草具有益气健脾、泻火解毒的作用,是防暑降温的佳品。具体来说,生甘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熟甘草能入中焦,有补中之效。
如果你总是爱火,秋天就会口疮咽喉痛。可以选择生甘草2-3片,菊花5-6朵,用开水冲泡代替茶叶,即制成一杯温热的甘草菊花茶。
9.栀子花
栀子清火效果显著,但味苦寒,苦寒药易伤胃。所以古代医家用熬粥的方法来服用食物,既能达到清热解毒、治疗眼疾的效果,又能减少对肠胃的不良刺激。这就是栀子仁粥的妙用。
栀子仁3-5克,粳米1-2。将栀子仁磨成细粉,先将粳米煮成粥,粥好了,加入栀子粉,略煮。清热泻火适用于目赤、急性结膜炎、黄疸型肝炎、胆囊炎。
10,金银花
金银花被誉为名副其实的“救火英雄”。相对于各种降火成分和中草药,为什么金银花的降火作用特别突出?这是因为金银花中有一种重要物质“木犀草素”。
金银花的花和叶加水。,先用大火煮,再用小火煮三分钟,然后滤出汤汁,加入冰糖即可饮用。能清热解暑。金银花为基础的“花双饮料”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烧,头痛和口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