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时出血是怎么回事?
大便出血很可能是痔疮的原因,现在患痔疮的人不计其数。痔疮急性发作时,排便过程中会导致痔疮被挤压,没有及时治疗或消炎。
肛裂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便血。很多人便秘是因为不爱吃青菜。如果你有便秘症状,排便后可能会出现肛裂症状,因为排便时粪便对肛门的压力很大。
一些肠道疾病会导致便血,如直肠或结肠中的息肉。排便后会发现大便里有很多血,而且不跟大便混在一起。直肠息肉也可能出现息肉脱垂症状,需要及时治疗,否则息肉慢慢长大后会对健康产生影响,每次排便可能会失血过多。
孩子便血,多是肠息肉引起的。血色鲜红无痛,血便不混。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成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引起。
扩展数据
鉴别便血的方法
1,大便检查
对于有粘液血便的患者,应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和阿米巴原虫、血吸虫虫卵镜检。疑似感染性肠病的人要做粪便细菌培养,寻找致病菌,以便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物。
2.肛门指诊
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是肛门指诊,80%的直肠癌可以确诊;多种常见病,如痔疮、肛裂、直肠息肉、低位直肠癌等。,也可以“一触即知”。
3、肛门窥视
肛门镜又称肛门镜,也是肛肠科必不可少的“侦查利器”。检查时,医生将镜子涂上润滑油,从肛门慢慢插入直肠,然后取出内芯,逐渐抽出外套,在聚光灯下直视直肠和肛管粘膜。肛门指诊靠的是触觉,而靠的是视觉,两者正好互补,是检查内痔、肛裂、直肠息肉、癌症等的重要手段。
百度百科-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