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痹颗粒简介

目录1拼音2湿热痹颗粒中药部标准2.1处方2.2性状2.3鉴别2.4检查2.5功能主治2.6用法用量2.7规格2.8贮存3湿热痹颗粒说明书3.1药品名称3.2湿热痹颗粒别名3.3剂型3.4湿热痹颗粒主要成分3.5功能主治3.6注意事项3.7湿热痹的用法用量

2湿热痹颗粒:湿热痹颗粒2.1处方苍术、金银花、地龙、连翘、黄柏、薏苡仁、防风、川牛膝粉(液)防己、威灵仙。

2.2性状本品为黄褐色至黄褐色颗粒;它有香、甜、微苦(减糖型)或苦(无糖型)。

2.3鉴别(1)取结晶10g(还原糖型)或6g(无糖型),加浓氨水试液5ml和氯仿20ml,超声15min,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外,0。取黄芪65438±0g,加入浓氨水试液65438±0ml和氯仿65438±0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取供试品溶液5μl和对照药材溶液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6: 3: 1.5: 1.5)的浓氨水试液为展开剂,置于饱和氨蒸气的色谱筒中。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10g(降糖型)或6g(无糖型),加乙醇30ml,超声20min,过滤,滤液加盐酸5ml,加热回流20min,浓缩至约10ml,加20ml水,用石油醚提取两次,每次20ml,合并提取液,蒸发残渣。另取川牛膝2g作为对照药材,取20m1加乙醇,同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ⅵ b),取10μl供试品溶液和5μl对照药材溶液,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酸乙酯和冰醋酸(1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置紫外灯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相位、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4检查应符合颗粒项下的有关规定(附录I C)。

2.5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止痛。用于湿热痹证,症见肌肉或关节肿痛,感重,行走困难,发热,口渴,小便黄淡。

2.6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三次。

2.7规格(l)每袋5g(还原糖型)

(2) 3g(无糖)

2.8储存和密封。注意:解决方法是在下面添加一个解决方案。辽宁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3湿热痹颗粒说明书3.1药品名称湿热痹颗粒

3.2湿热痹颗粒别名湿热痹片

3.3剂型1。平板:0.25g;

2.颗粒:3g(无糖型)、5g(降糖型)。

3.4湿热痹颗粒的主要成分为苍术、忍冬藤、地龙、连翘、黄柏、薏苡仁、防风、川牛膝、萆薢、桑枝、防己和威灵仙。

3.5湿热痹颗粒的作用主要是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止痛。用于湿热痹痛,症见肌肉或关节肿痛,感觉沉重,行走困难,发热,口渴,小便黄淡。

3.6注意事项1。孕妇和风寒湿痹患者不宜服用。

2.避免辛辣和油腻的食物。

3.7湿热痹颗粒的用法用量1。片剂,每次6片,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