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种植多年后如何处理?
天麻。(学名:天麻bl。),又名、独一味、米木、鹤立草、神草、鬼针草、木浦、田明马、顶风草、白龙皮,为兰科天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无绿叶,蒴果倒卵圆形,常由块茎或种子繁殖。其根茎入药,用于治疗头晕、四肢麻木、惊风等。为名贵中药,与琼珍灵芝同用,治头痛失眠。
种植是指植物栽培,包括各种农作物、树木、果树、花卉、药用和观赏植物的栽培,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
1,林地培育生产技术及工艺流程。选址→场地平整施工→技术培训→分支准备→菌种准备→菌枝栽培→菌棒准备→菌料栽培→火麻仁准备→栽培准备→栽培管理→采收→销售。
(1)选择修炼地点。纬度低,温度高。天麻多生长在海拔1300 ~ 1900 m的高山地区,纬度高,温度低。天麻分布于海拔200 ~ 700 m的低山或丘陵地带,可在次生阔叶林、杂灌林、混交林、杂树桩、经济林地栽培,以次生小灌木薪炭林最适宜。坡度为15° ~ 45°。在枫、栎、桦、栎、枫、榆、柳、杨等无油树种下,土壤腐殖质层厚或沙质,团粒结构好,疏松透气,土壤含水率45% ~ 60%,pH值5.8 ~ 6.7。朝东朝北的缓坡适合1000米以下的地形,1000米以上适合东南或西南方向种植。原来茂密的森林和枯黄的泥地不适合耕种。
(2)细菌的制备。首先是菌种的制备。购买优质小菇栽培种。选择生长旺盛、健壮、均匀、有力的菌丝,菌丝靠近每一个小菌枝。当菌丝长满时,在整个瓶中形成菌丝和菌枝簇。菌瓶营养液呈透明棕红色,无混浊,瓶壁有白色至淡黄色透明半固体菌丝分泌物,暗处有青白色荧光,瓶口无杂菌,有少量棕红色至淡黑色菌丝生长。用手挤压袋或瓶,要有硬度,无霉味(变软或有其他气味,为污染菌种)。也可以在森林中挖未被杂菌污染、生长健壮、嫩滑的蜜环菌的野生根或木块,切成10 cm ~ 20 cm长的切片,制成菌种进行培养。产区也可选择无杂菌污染和降解的菌棒作为菌种进行培养。一瓶蜜环菌菌株可扩大培养10 ~ 15株,长40 cm ~ 50 cm,培养枝条2.5 kg ~ 5.0 kg,需根据培养量配制菌株。第二个是分支机构的准备。选取壳斗科树种和其他阔叶树的新鲜枝条,直径为1.5 cm ~ 2.0 cm,如* *、桦树、板栗、构树、苹果树枝条或切菌棒时剪下的枝条,切去嫩枝和叶片,斜切成7 cm ~ 10 cm的段,有条件的风干5 ~ 7天。
(3)蜜环菌的培养时间。蜜环菌一年四季都可以栽培,有性繁殖的蜜环菌是在3月份栽培的。具体的培育数量要自己掌握。如果量大,就要提前培养菌枝,相当于菌种的作用。真菌枝传播细菌后,应增加培养量。一般菌枝菌料比为1:10,温度22℃左右,时间25天。
(4)菌枝栽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背风沙质壤土,挖一个深30cm、宽50cm~80cm、长度视材料多少而定的培养坑,将坑底整平,将剪下的枝条一根一根地放在叶子上,最好将两根枝条的剪下部分相对放置,然后将准备好的小蜜环菌菌种以(3×3或5×3)cm的间距放在枝条之间。然后盖一层薄沙并填满树枝间的空隙,同样方法培养4-5层。最后在坑顶盖上8cm左右的土,顶部略高于周围,再盖上一层树叶,防晒防潮,防止人畜踩踏。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用薄膜覆盖,保暖保湿。每7 ~ 10天浇一次水,一般需要50 ~ 70天才能长出菌枝。
(5)细菌的培养。
(1)菌料准备:选择直径小于3寸的树木,除叶片外,可用于培养菌料。根据培育量,如大量培育,选择直径小于1寸的嫩枝进行第一批培育。第一批菌枝长出后,扩大菌枝或更多的栽培。方法将直径1寸以上的树木切成1.5-1.8尺的小块,进行切割。不足一寸长的小枝切成5-8寸长的段,两端切成斜面,以增加蜜环菌感染的机会。材料准备好后,用1%硝酸铵或2-3%的络合水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为防止杂菌感染,可在溶液中加入0.15%多菌灵浸泡气泡,减少杂菌感染。
②细菌的培养。选择土层深厚,节水透气,没有污染源的阔叶林。清除杂草和石块,挖一个40 cm ~ 50 cm深的坑,大小视地形和培养杆数量而定。将坑底的土挖松整平,铺一层树棍,间距1cm ~ 2cm,有鱼鳞的面朝上。沙子回填半沟后,在每两根木棒之间和木棒两端各放4 ~ 5根菌棒(注意尽量靠在鱼鳞上),然后用沙子填满木棒之间的空隙,坚实但不紧密,再盖上2 cm ~ 3 cm的薄土。放第二层树棍,回填半畦土,用菌枝覆土,同样方法栽培3 ~ 4层。如果用老菌料做菌种,每两个新菌料放一个菌料。铺设第二层时,注意上下菌料错开。最后覆土约10cm厚,覆土顶部略高于四周,并覆盖一层树叶,防止雨水侵蚀,保持温暖湿润。当温度为20 ~ 22℃时,该菌可培养3个月。
(6)栽培前的准备。
一种是选择箭麻。选择无病虫害、生命力旺盛或麻状椭圆形、芽口饱满、重量120g ~ 300g、无任何损伤的红麻作为种子。火麻仁挑选后,存放在含水量45%左右的无污染沙土中。麻籽之间有1cm的缝隙,用沙子填实,防止相互腐烂污染。
二是种植前的准备。当菌料用于直接栽培时,每平方米可制备20公斤~ 30公斤菌料。利用蜜环菌种和新木进行栽培,选用优质健壮蜜环菌种4瓶,鲜(湿)木20公斤~ 30公斤。
(7)培育期。天麻栽培2-5个月,天麻有性繁殖播种5-7个月。
2.培养方法。
(1)真菌共培养。根据高* *地、低* *地的选择,寒区浅坑,深度15 cm ~ 20 cm,山地深坑,深度20 cm ~ 30 cm,宽度50 cm ~ 60 cm,视地形,挖长沟、长槽进行栽培。将坑底挖平,撒上白蚁粉,填入3 cm ~ 5 cm的腐殖土,每隔4 cm ~ 5 cm放置菌料和树棍,将天麻果实和发芽菌种的种子均匀地撒在蜜环菌棍上,填入细土并压实,一般每平方米播种10个天麻果实和两袋15×30cm的发芽菌种。用细土填隙压实,然后放入1 kg ~ 2 kg的菌枝,必须平铺不重叠,再播一层发芽菌。最后用腐殖土或沙土覆盖10 cm ~ 15 cm,坑面用平顶覆盖,便于蓄水保墒。最后覆盖叶子或杂草8 cm ~ 10 cm,最好保湿防晒。
(2)蜜环菌栽培法。因为来不及培养木耳,或者因为运输不便,可以用蜜环菌种和木材发芽菌种进行培养,也就是俗称的“三窝”培养法。栽培方法与上述菌料栽培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菌料换成了树棍,并在树棍上适当切割或打孔鱼鳞,使蜜环菌尽快侵染树棍,长出菌绳,与天麻原球茎结合。每个巢用5根棍子,2.0公斤~ 2.5公斤树枝,2瓶蜜环菌种。先将5枝龙竹放入坑内,2.0 kg ~ 3.0 kg,中间一枝为中心棍,两边各两根,棍间距4cm ~ 5cm;然后在木棒之间的空隙回填半沟沙,在五根木棒的两边均匀的放上菌枝,在菌枝的两边放上两瓶蜜环菌菌种。然后播种与种子混合的发芽菌株。用1 cm ~ 2 cm厚的沙土将树棍盖紧,并用枯枝落叶覆盖保温保湿。
种植天麻后,首先要防旱防涝。天麻在田间尤其是山坡上栽培时,在春旱时,栽培坑(沟)的下游方向应稍加围起,以利于水分的保存和利用。在连续干旱的年份,应该设法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如遇连续阴雨天,应在坑的上坡处挖人字沟排水或稍微抬高栽培坑避免积水。二是保温保湿,可以用遮阳网遮阳。无条件的可以依托原有树木遮荫,种植长藤植物遮荫,棚架后用秸秆和杂草遮荫,每年冬春用5 cm ~ 10 cm厚的枯叶覆盖栽培穴。
天麻种植多年后的处理方法有防旱防涝、保温保湿、保湿利用,可采用遮阳网遮阳、无条件依托原有树木遮阳、种植长藤植物遮阳、棚架后利用秸秆和杂草遮阳。这些方法可以使天麻有更好的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