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上雕刻的荷叶两边各有一条鱼是什么意思?

据说玉鱼(1)和中国的翡翠都有七八千年的历史了。在古代文化的长河中,鱼是众多玉器中最常见的形象之一。鱼的历史可以说比我们人类存在的历史还要早。在古代,鱼与祖先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农业发明之前,鱼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之一。今天,鱼仍然是人们的美味食物。同时,由于“鱼”与“丰余”谐音,后人常以玉鱼作为点缀,寓意富贵有余。鱼形摆件在史前红山文化时期,辽宁阜新虎头沟墓地出土了由绿松石制成的鱼形摆件。鱼形饰品均为片状,有头、有尾、有鳍,造型自然,以头部单钻为目的。良渚文化时期,浙江余杭沩山墓地出土了雕有凹纹分叉尾鳍的玉鱼,造型逼真。在新石器时代,除了彩陶上的鱼纹,在玉雕上也有这些成功的作品,既精致又简单。虽然数量不多,但南北两个不同地区出土的鱼形佩,是玉鱼时代的最早例证。动物形玉雕在商代十分兴盛,仅木浩墓就出土了75件玉鱼。商人赋予动物玉雕以生命的精神和神灵的美。商代玉鱼的主要特点是制作简单,扁薄片状。由于旧料或碎料的重组,鱼体呈直形或弧形,大小不一。大多数鱼的眼睛都是圆圆的大眼睛。在鱼体上,用短而直且等距的凹线条表示背鳍和腹鳍。很少有鱼体有鳞。鱼鳞为横向和纵向垂直于线条的小弧形,鱼尾为分向两侧的公叉形尾。吻部从上到下被遗漏,看起来像一个钉帽。一端有的做成切肉刀,有的做成勺子,都很实用。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发展的高峰。玉器的数量和雕刻工艺不亚于商代,但在种类和类型上没有大的突破。从西周各墓地出土的实物分析发现,玉鱼形摆件作为动物形玉雕中最常见的一类,在西周各地的丧葬中广泛存在,出土数量众多,造型各异。一种是写实性强、形象生动的片状雕塑。鱼体扁平或直或弯,口圆,背部有大鳍,腹部下有两个小鳍。两边都有一样的花纹,分叉的尾巴和穿孔的嘴,有几个背面穿孔。另一种圆雕出土于雅侯墓。玉鱼从中间被切成两截,这在商代是从未有过的。西周的玉鱼,既有佩饰,也有陪葬玉,作为挂物放在棺盖上。其中长玉鱼比商代的长,有的鱼拱成弧形。总之,西周的玉鱼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商代的一些特点,但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的粗犷,有的精致复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玉器继承了商周玉器的基本制度,保留了前期的玉器礼器和玉饰,丧葬用玉成为主体。北周被隋文帝隋文帝灭后,隋朝建立。隋朝时间跨度短,玉器不发达。所以玉鱼无论是传世品还是出土品都很少见。唐高祖李渊建立并完善了唐朝,近300年的统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文化辉煌显著。唐代发现的玉器虽然数量少,分布散,但质量奇佳。1970陕西Xi南郊何家村地窖出土的一批玉器是目前发现的最大一批,包括玉带钩、镶金白玉手镯、八瓣花形玉杯、玉杵、兽头玛瑙杯等。,但是玉鱼一直没有出现。传世品中有一件《古玉精粹》中记载的唐代翡翠鱼,特别珍贵,与内蒙古喀喇沁旗唐代双鱼银盘中的翡翠鱼相似。这条玉鱼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唐代玉鱼圆雕。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繁荣时期,其玉器的特点是神秘宗教色彩减弱,玉器的走向具有强烈的世俗化倾向,生活气息浓厚。宋代玉鱼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鳞的鱼,口长而向前,口与头之间有一条阴线分隔,单阴环眼与双环眼并存,鳃与鱼体在鳃边缘有一条阴线分隔。鱼身饰有格纹,背鳍锯齿状,鱼尾弯曲摇曳,动感十足。这种鱼衔莲花的器在宋代很流行,荷叶边向内翻,是一种吉祥之物。另一种玉带鱼是无鳞鱼,体型瘦小,多跳跃,昂首挺胸,尾巴翘起。它的眼睛大部分是凹洞,脸颊上勾着一条又短又粗的阴线。有些鱼从脸颊到尾巴有一条又细又长的阴线,鱼鳍和尾巴都是用阴线切开的。考古发现的辽鱼和鱼较少,主要有辽玉鱼、玉双鱼鱼、鱼等。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陈国公主徐墓出土。通过雕刻手法,打磨技术非常精湛。玉娟失去了宋代的精致之美,以简单粗放的形式表现生命的活力,注重作品的韵味而不注重细节的描写,这也是黛玉区别于其他朝代的特别之处。明代玉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玉器数量众多,考古发掘和传世品极为可观。明代玉鱼的特点是:不强调生态写实,失去力度,有些图案化,鱼身上菱形花纹代替鳞片花纹,腹鳍和尾鳍比其他时代小,背鳍不发达,缺少咬感和直白的描写,比较平淡无生气。清代玉器以其玉质之美、工艺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妙而达到顶峰。此时的玉鱼,作为一种装饰品,玉的数量巨大,洁白有光泽,形状浑圆,造型生动,床垫精细复杂,装饰性强,打磨工艺精湛,光泽强烈。常用作鳜鱼、鲤鱼、鲶鱼,有吉祥之意,也有对称鱼、双鱼等图案。荷叶和鱼雕刻在一起的主题也在此时作为陈设,无论是造型还是雕刻都与前代有所不同。(2)西周(3)巧雕吉祥鱼坠(4)袁青白宇鱼描述:长11.2厘米,宽7厘米,厚1.8厘米。青花玉质,虎皮黄,局部有斑点。圆雕。设备的形状更大。整机雕刻双鱼座、荷叶、曹睿。鳜鱼托着小鱼的尾巴,小鱼简洁而巧妙的上色。鳜鱼眼睛圆凸,鳃描绘出排列整齐的细长阴线,鱼体布满弧形细阴线交织的网状鳞片。背鳍凸起,边缘有齿痕。腹鳍浅而凸。尾部表面描绘了双阴线。此器利用玉浦天然的黄皮色切开两片荷叶,与白鱼形成鲜明对比,将玉浦原本的斑点状缺陷变成荷叶上的孔洞,可谓匠心独运。(5)雕白玉双鱼(6)宋鱼描述:新疆和田玉长4.8cm,高1.8cm。这条宋白宇鱼长4.8厘米,高1.8厘米。此鱼由和田玉制成,局部有红褐色侵蚀。这种鱼很瘦,嘴巴微张,背鳍长短不一。胸部、腹部、鳍部采用浅浮雕线雕简化,尾部呈跳跃状,运动感强。背鳍中间有一个小穿孔,用来穿。在古代,鱼一直被视为吉祥之物。从商周开始一直到清代,在玉鱼中流行。古人总喜欢通过谐音来表达美好的祝愿,以示富贵。(7)雕白玉鱼蚌吊坠(8)18世纪白玉双鱼描述:佳士得拍卖行1999 165438+香港拍卖行10月2日宽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