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断裂的康复训练课程、术后护理处理方法
跟腱断裂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的方法;
这段时间是手术后最痛苦的时候。术后要先用药,再用长膏药从脚到大腿膝盖固定。此时膝盖要弯曲60度。~70?踝关节处于中度跖屈位,脚尖要下压。由于术后跟腱比正常状态下短,这样的腿脚姿势可以保证缝合的跟腱不被累及,但踝关节不能过度跖屈,即脚趾不能下压太多,否则皮肤与肌腱缝合处的肌理压力会增加,不利于皮肤与跟腱的愈合。
这段时间主要是躺在床上休息,减少野外活动。如果真的要下地,需要拄着拐杖下地,患肢不着地。站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02 65438+术后0-2天:
术后卧床1-2天。这个时候,脚怎么放是个头疼的问题。你会发现,无论你的脚摆什么姿势,都会特别不舒服。这段时间还是要少去地面。
每天定时用冰袋冷敷手术部位,减轻伤口的炎症和肿胀。康复训练主要以侧抬腿、直抬腿、后腿抬腿为主,配合脚趾运动,主要是防止大腿肌肉萎缩,保持脚趾的灵活性。脚趾运动不涉及跟腱,可以大胆做。
抬腿训练一次可持续10秒,每组20次,每天3次。
脚趾训练每次可进行20次,5次为一组,每天5-10组。
术后3-4天:
这段时间通常需要换药,因为此时伤口已经愈合了一点。为了防止血性纱布感染造成不愈合,需要一次换药。
这期间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坚持之前的训练,另外可以进行大腿肌肉力量训练。方法是用意念收紧和放松大腿肌肉,保持大腿位置不变。这个方法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也就是静态肌肉力量训练。可以多感受一下,不用担心拉伤跟腱。只要在这个石膏期不受外力影响,训练就不会伤到跟腱。
静态肌肉力量训练可以一次收紧肌肉5秒,每组10次,每天5次左右。
术后第1周04:
坚持以上训练,一周内第二次换药,保证手术缝合部位不感染,保持干燥。换药后仍然固定长腿石膏,保证脚部不受外力介入。
术后2周:
第二周,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将伤口取出,取出后用纱布包扎缝合,然后仍用长腿石膏固定腿部。
06术后第三周:
此时,康复训练要在坚持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的训练。首先,我们应该每天用热毛巾热敷膝盖部位。长期固定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度下降。热敷后可以进行膝关节活动训练。
训练可以是坐在床上,以膝盖为支点弯曲患肢,不断练习抬起小腿,直到腿与地面平行,然后再弯曲,主要是恢复膝盖的功能。每次抬腿20次为1组,每天进行10组。
07术后第4周:
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每天脱去膏药,用热水或中药泡脚,最好放在水桶里,能泡到跟腱,活血化瘀消肿,泡好后再按摩跟腱,适当活动脚踝,但要控制好角度,脚背和脚趾适当上抬,甚至用手拉起。此时跟腱已经基本长大,可以慢慢恢复。
手术后第5周:
继续之前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滚轴训练、滚瓶子、踩沙袋、抱毛巾等。,即找一个圆柱体或瓶子放在脚下,用脚压着瓶子来回滚动。这种训练方法对增加踝关节跖屈角度,适当拉开跟腱有重要意义。
方法是:每天取下膏药,管或瓶长度最好在20 cm以上,直径10 cm至15 cm。每次活动大约持续20-30分钟,每天进行三次。
09术后第6周: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把石膏拿掉,然后穿上阿基里斯靴,网上或者医院都有,也可以自己做阿基里斯垫,用硬纸箱剪成脚跟垫,然后拄着拐杖走路。慢慢找到平衡后,我们可以去掉拐杖,慢慢走,每天去掉一个跟垫,直到20天左右去掉所有的跟垫,这样会给脚踝一个适应的过程。
10手术后7-8周:
通过每天的滚瓶训练和跟腱靴、跟腱垫的行走训练,已经慢慢恢复了角度,跟腱也慢慢得到了牵拉和拉伸。这个时候可以配合推墙训练。
推墙训练是双手推墙,脚呈弓步,伤足拱起贴墙,健足向后拉,或者反过来,健足向前拱起,伤足向后伸直,可以帮助矫正和练习角度,恢复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角度,换推墙,每次5分钟,每天65,438+00次。
手术后9-11周:
在这个阶段,你会用你所有的脚在地上行走。你要充分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点练习小腿肌肉力量,加强跟腱的力量。可以进行双足抬踵训练,受伤蹬床训练,单脚抬踵双足落地训练。这个阶段主要是小腿肌肉的恢复,所以要在上面的训练中感受小腿肌肉的力量,从而达到训练的效果。
双脚提踵就是脚跟一起抬,伤病员蹬床就是用伤足前脚掌蹬床,小腿肌肉绷紧用力。双脚抬脚跟单脚着地是将脚跟一起抬起,然后支撑受伤的脚独立着地。以上动作每天训练3-5次,每次20分钟左右。
手术后第13-24周:
这时候要重点加强小腿力量,通过练习单腿提脚跟和适当的慢跑、快走,可以帮助小腿恢复肌肉力量,恢复肌肉。
13手术后第25周:
基本上恢复了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了跟腱。在之前恢复的基础上,运动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来恢复训练。如果恢复得好,基本上可以继续从事体育运动。
特别提示,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遵医嘱;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整体康复疗程延长了一周,基本上是石膏打4周,短石膏打4周,根据医生的安排;
恢复期要避免一切可能导致脚上突然着地力或腿上其他意外受力的情况,格外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