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转氨酶的方法

降转氨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不能盲目的用降酶的方法来达到降转氨酶的效果。我们必须根据患者的身体素质、病情和疾病做出诊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1.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提取物是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主要药物。上述中药成分具有滋补肝肾、解毒祛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肝病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只要患者正确使用降酶药物,转氨酶就能得到有效控制,降酶治疗效果持久稳定。而且中药控制停药反弹的效果比西药好很多。

2.单纯的降酶治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在保肝降酶的同时,必须采取措施“治本”。比如治疗乙肝引起的转氨酶偏高,必须同时进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治疗,标本兼治才能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

不要盲目用药降转氨酶。同时看看转氨酶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转氨酶升高只能作为肝损伤的参考指标。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因素很常见。

一般来说,肝外病变引起的转氨酶偏高,多为轻度升高。如果血清转氨酶值超过正常上限(40单位)2.5倍,且持续半个月以上,则肝胆疾病的可能性高;如果检测结果超过正常上限20倍,基本可以断定是肝胆疾病引起的,主要是肝细胞损伤引起的,但绝不能武断地认定为肝炎。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肝炎通常是指嗜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型,细菌、寄生虫或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脓肿、肝吸虫、肝囊虫病、肝结核、酒精性肝病也可引起肝脏损害,转氨酶升高。此外,转氨酶通过胆道系统排泄到小肠。当各种原因引起胆道梗阻时,必然会影响转氨酶的排泄,使血液中的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主要见于胆结石、胆道蛔虫、壶腹周围癌、胰头癌等。如果能诊断出转氨酶升高的疾病,就可以在转氨酶升高的同时治疗原发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要解决转氨酶长期偏高的问题,首先要找出原因,然后对症下药。

①肝脏本身的疾病,尤其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结核、肝癌、脂肪肝等。,均可引起转氨酶不同程度的升高。

②除肝脏外,体内其他器官和组织如心、肾、肺、脑、睾丸、肌肉等也含有这种酶。

③由于转氨酶是从胆管排出的,如果有胆管、胆囊、胰腺的疾病和胆管梗阻,转氨酶也可升高。

④药物性或中毒性肝损伤

⑤正常妊娠、妊娠中毒、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也是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此外,剧烈运动后,转氨酶也可升高。慢性转氨酶升高是临床上一种特殊的暂时性诊断,也是许多非病毒性肝炎、肝病患者的唯一临床表现。大多可以通过病史、体检和一系列检查来确定肝病的病原体。但有些肝功能异常是常规检查无法解释的,需要进一步肝穿刺组织学检查才能彻底了解病因。只有搞清楚以上哪种情况是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谷丙转氨酶偏高在临床检查中较为常见,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非病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对于非病理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偏高,一般不需要用药;某些病理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偏高,可以通过降酶来治疗。

降酶药物

1,五味子和联苯双酯

五味子和联苯双酯能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降酶强而快。连续用药2-3周后,谷氨酰胺转胺酶90%可下降,80%可恢复正常,但停药半个月至3月可再次升高。并且可以减少剂量。成人每次1-2片,一日三次,6-10片。一天三次,如果转氨酶恢复正常,可以减量,持续3-6个月,防止反弹。这种药副作用小,偶尔会有恶心、上腹部不适和失眠。

2.乙肝灵

能降低酶,改善肝脏代谢,稳定肝细胞功能。降酶有效率为67。2%,还能增加食欲,减轻疲劳、水肿。剂量是一天三次,每次4片。国内还有复方益肝灵,疗效比前者好,每天3-4片,每次3-4片。

之前有很多保肝降酶的药物。转氨酶高该吃什么药?江主任指出,转氨酶高的患者首先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能有好的治疗效果:

1.暂时转氨酶偏高,如剧烈运动、过度疲劳等。服用的一些药物,如红霉素、安眠药、解热镇痛药等,会引起暂时性的转氨酶偏高。在这些情况下,不需要吃药。排除病因后去医院检查,转氨酶恢复正常。

2.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都会造成转氨酶偏高。此时多吃高蛋白食物,调整饮食,转氨酶很快就会恢复正常;

3.其他原因引起的转氨酶高应该吃什么药?一方面是转氨酶偏高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如肝病、胆道梗阻、伤寒、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可能会暂时超出正常范围。由于转氨酶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检查时,转氨酶的水平可能会有波动。所以不是转氨酶高了就一定要用药物治疗。如果这些情况导致转氨酶升高,一般不需要降酶治疗。只要好好休息,过一段时间做个检查,就会发现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了。常用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对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减轻炎症和细胞变性,降低肝细胞转氨酶活性,抗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中药降酶剂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五味子制剂、山豆根制剂、甘草制剂、齐墩果酸制剂、水飞蓟制剂、垂盆草制剂等。* * *相同的特点是降低血清转氨酶的速度极快,疗效立竿见影,几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以长期使用,而且价格非常便宜,绝对适合普通大众使用。缺点是只能作为辅助药物治疗肝炎,降酶效果突出,但抗病毒效果仍不理想。所以它们还是属于“治标”产品,“治本”还是供不应求。

1.联苯双酯:该药为合成五味子乙素C,具有促进肝细胞再生、增加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糖原生成、保护线粒体和溶酶体、最快降低转氨酶的作用。主要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不用于急性或重症肝炎。用法为联苯双酯滴丸,每次5~10粒(7.5~15μg),每日三次,连续三个月,之后逐渐减量。联苯双酯片口服1~2片(25~50μg),每日3次,6个月为1个疗程。

2.李强宁:该药由甘草酸单胺和L-氨基酸组成,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免疫反应和抗纤维化、诱导干扰素产生的作用。从而降低转氨酶水平,改善症状,降低黄疸水平,但对清除肝炎病毒无明显作用。用法:每日一次,60~100ml加入250~500ml的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1~3片有1个疗程。

3.甘利欣:甘利欣主要含有甘草酸二铵,是强果宁的改良产品。其降酶效果优于强强宁,不良反应小于强强宁。用法:每日30毫升,稀释后滴入。口服每日450mg,分三次服用,注意事项同强力宁。

4.水飞蓟素:从本品系小蓟种子脱脂后提取的一种新黄酮苷,具有较强的护肝作用。能恢复肝细胞功能,减少脂肪变性,抑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和中毒性肝炎。水飞蓟宾葡甲胺片,50mg/片,每日200mg,分两次口服。复方益肝灵片(复方水飞蓟片)含水飞蓟和五味子,2片/次,3次/日。

5.五味子制剂:具有抗自由基作用,能稳定肝细胞膜,抑制线粒体转氨酶释放,促进肝细胞再生。单味五味子有降酶作用,但停药后容易反弹。

6.小柴胡汤制剂:该制剂具有多种治疗肝炎的作用。除降酶外,还能促进肝细胞再生,诱导内源性干扰素,增强巨噬细胞活性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抑制和清除肝炎病毒。

7.清开灵:由安宫牛黄丸改良而成的复方注射液,具有清热解毒、宁心安神等多种功效。此外,它还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还能降酶退黄,适用于急性肝炎和亚急性重型肝炎,静脉滴注效果优于肌肉注射。

其他:具有降酶作用的中药制剂包括垂盆草、山豆根、丹参、田基黄、云芝多糖、猪苓多糖、枸杞多糖、黄芩苷等。,都有不错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服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一般选择一到两种单一或联合治疗,避免增加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