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学咨询:注射剂的制备(一)

一、注射液制备工艺流程

原辅材料的准备和处理、制备、灌装和封口、灭菌、检验和包装。

二、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制备

准备原材料的形式:

①以中药提取的单体有效成分为原料

②以中药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原料。

③中药提取的总提取物为原料(现状)。

(一)中药材的预处理

必须确定药材的品种和来源,鉴定符合要求后,进行预处理(选料、清洗、切料、干燥、粉碎、灭菌)。

(2)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

1.要求:最大限度去除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2、提取和纯化路线选择依据:

(1)根据处方中各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质;

(2)将中医理论确定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

(3)处方的传统用法和用量;

(4)注射后的应用部位和作用时间。

3.使用:

可用于制备注射成品的储备溶液(或相应的干燥产品)。

4.制备方法:

(1)蒸馏法:

用这种方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如柴胡、野菊花、鱼腥草、艾叶、徐长卿、防风、阿莎丽、大蒜、薄荷、荆芥等应蒸馏提取有效成分。

方法:将药材的粗粉或薄片放入蒸馏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吸水膨胀后,通过加热或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如果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是挥发油或其他挥发性成分,可以存在于蒸馏液中。为了提高蒸馏效率,防止有效成分受热破坏,也可以采用真空蒸馏。

影响蒸馏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浸泡时间、加水量和蒸馏时间。

注:①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澄明度较差时,加入少量精制滑石粉或硅藻土吸附过滤,也可加入适量增溶剂。

②蒸馏得到的原液含电解质少或不含电解质,渗透压较低,需要加入适量的氯化钠调节渗透压直接配制。

(2)水提醇沉法

利用不溶于水或在乙醇中溶解度不同的特性,该方法适用于既溶于水又溶于醇的组分。

方法:将中草药加水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如生物碱盐、苷类、有机酸、氨基酸和多糖等。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水溶性杂质,如淀粉、蛋白质、粘液、鞣质、色素、无机盐等。如果在汤剂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以改变杂质的溶解度,去除部分或全部杂质。

当乙醇浓度达到60% ~ 70%时,除单宁和树脂外的其他杂质基本都已沉淀除去。如果加乙醇2 ~ 3次,浓度逐渐增加,最后达到75% ~ 80%,除杂效果更好。

药液用酒精沉淀时,一般放置12 ~ 24小时以上。如果能低温冷藏,会更有利于杂质的充分沉淀。

汤剂中往往含有一些不溶于水的杂质,用醇沉法很难除去。醇沉后过滤回收乙醇,加水混匀,冷藏24小时,可除去部分杂质。这样酒精和水的交替处理可以彻底去除杂质,有利于提高注射液的澄明度。

注意: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不能完全去除。

(3)醇提水沉法

该方法适用于可溶于酒精和水的成分。

方法: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渗漉回流提取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挥发油和有机酸。虽然多糖、蛋白质、淀粉等无效成分不易溶出,但树脂、油脂、色素等杂质仍可提取。所以回收乙醇后,将醇提物用水处理,冷藏一定时间,可以沉淀去除杂质。

40% ~ 50%乙醇可提取强心苷、鞣质、蒽醌及其苷类、苦味物质等。糖苷可用60% ~ 70%的乙醇提取;较高浓度的乙醇可用于提取生物碱、挥发油、树脂和叶绿素。

注:①鞣质、水溶性色素、树脂不能完全去除。

②脂溶性色素较多,溶液颜色较深。

(4)双重表述

蒸馏法和水醇法的结合。

如果处方中的药材既需要挥发性成分,又需要非挥发性成分,可以采用“二次提取法”。双提取法是通过蒸馏提取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再通过水提醇沉或其他方法提取非挥发性成分,最后将两部分合并用于注射制剂。

(5)超滤法

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的分子量大多在1000以下,而一般无效成分(鞣质、蛋白质、树脂等。)比较大。在室温和一定的压力下(外接氮气压力或真空泵压力),中药提取液可通过装有高分子微孔膜的超滤器,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常用的高分子膜有醋酸纤维素膜(CA膜)和聚砜膜(PS膜)。中药注射剂的制备通常选用蛋白质分子量为10000 ~ 30000的膜孔范围。

这部法律的特点是:

(1)以水为溶剂,保持传统的煎煮方法;

(2)操作条件温和,不加热,不使用有机溶剂,有利于保持原药材的生物活性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③容易除去鞣质等杂质,注射液的澄明度和稳定性好。

此外,还有透析法、离子交换法、有机溶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酸碱沉淀法、反渗透法、石硫法、离子交换法可供选择。

(3)从注射原液中去除单宁的方法:

1,单宁性质:

鞣质多酚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中草药中,即溶于水和醇,具有很强的还原性。酸、酶、强氧化剂存在或受热时,可发生氧化、水解、缩合反应,生成不溶物。

2.单宁去除目的:

①一般纯化方法不易除去,灭菌后会产生沉淀,影响澄明度,制剂稳定性差。

(2)鞣酸与蛋白质形成不溶性鞣酸蛋白,注射时刺激疼痛,常于注射部位形成硬块。单宁通常通过以下方法去除。

3.单宁去除方法:

(1)明胶沉淀法和改进的明胶沉淀法

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在水溶液中能与单宁形成不溶性单宁蛋白,因此能去除单宁,在pH 4.0 ~ 5.0时反应最灵敏。

①明胶沉淀法:在中药汤剂浓缩液中加入2% ~ 5%明胶溶液至无沉淀产生,静置过滤除去沉淀,滤液浓缩后加入乙醇使含量达到75%以上,除去多余的明胶。

②改良明胶沉淀法:将煎煮液浓缩,加入2% ~ 5%明胶,稍静置,加入乙醇至含酸量达到70% ~ 80%不过滤,静置过夜,过滤即得。该方法可减少明胶对中药中黄酮类和蒽醌类物质的吸附。

(2)用醇溶液调节pH值的方法(碱性醇沉淀法)

将中药煎煮液浓缩,加入乙醇使其含酸量达到80%或更高,置于阴凉处,滤出沉淀,用40%氢氧化钠调节pH至8。此时,单宁生成不溶于乙醇的钠盐并沉淀出来。静置后即可滤出。

注意:酒精浓度和PH值越高,鞣制越多。但是一些酸性成分会被去除。酒精溶液的PH值不容易调节到8以上。

(3)聚酰胺鞣制法

聚酰胺又称尼龙、尼龙、Caplong,是由酰胺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有许多酰胺键,能与酚类、酸类、醌类、硝基化合物形成氨键吸附这些物质。单宁是多元酚的衍生物,也可以吸附达到去除的目的。

注意:硝基化合物、酸和醌也可以被氢键吸附。

(4)铅盐沉淀法

醋酸铅可以在水溶液或酒精溶液中沉淀有机酸、酸性皂甙、树脂、单宁、色素和蛋白质。碱式醋酸铅还能沉淀出一些含有醇基、酮基、醛基的物质,以及黄酮类、中性皂甙和少数生物碱。该方法利用这一特性,用铅盐从提取物中沉淀有效成分或分离杂质。

因为铅盐对人体有害,所以必须除去溶液中多余的铅。常见的除铅方法有:①硫酸和硫酸钠法;②硫化氢法。

(5)其他方法

酸性水溶性沉淀法、超滤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