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是什么症状?

什么是腱鞘炎,经常发生在哪里?

腱鞘是覆盖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筒状封闭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膜鞘。它分两层包裹在肌腱周围,两层之间有一个空腔,即滑膜腔,里面含有腱鞘的滑液。内层紧贴肌腱,外层衬于肌腱纤维鞘内,与骨面愈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腱鞘位于手脚关节附近,肌肉长腱周围。由于这些部位活动频繁,受伤的机会很多。如果不注意,长期摩擦、慢性劳损或寒冷刺激,可引起肌腱与腱鞘之间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出现局部渗出和水肿。腱鞘炎是由于腱鞘长期机化,鞘壁肥厚,管腔狭窄,腱鞘内肌腱运动受限,引起临床症状(疼痛和功能障碍)。

腱鞘炎好发于桡骨茎突、指屈肌腱、桡侧腕伸肌腱(腕背关节和腕骨等。)、肱二头肌长头腱等。

腱鞘炎如何分类?

腱鞘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本质上是腱鞘和肌腱的炎症。腱鞘炎有五种类型,其中后两种很少见。

(1)狭窄性腱鞘炎:多发生于拇短伸肌和拇展肌腱鞘,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拇指或手指屈肌腱称为“扳机指”。虽然腱鞘滑膜分泌的滑液起到润滑腱鞘的作用,但是一些特殊动作反复摩擦还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木工、起重、餐厅服务员、手工操作工等等。由于腱鞘起到滑轮的作用,摩擦力最大,最容易受损,表现为腱鞘增厚,影响肌腱的正常活动。狭窄性腱鞘炎也可能是一些静态或亚临床胶原疾病的结果。

(2)急性纤维性腱鞘炎:又称摩擦性滑膜炎。病变位于滑膜周围的结缔组织,有水肿、充血和白细胞、浆细胞浸润。这种疾病的特征是一种柔软的摩擦音,是由水肿肌腱周围的结缔组织纤维摩擦引起的。最常见的部位是手腕上部,其特点是桡侧腕长伸肌腱、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最容易产生,也称为扭转性腱鞘炎。

(3)急性浆液性腱鞘炎:也叫风湿性腱鞘炎,是全身风湿病的一部分,是急性风湿热的反应。患者高热、关节痛、肿胀、水肿,最主要的病变是风湿性心肌炎。退烧后腱鞘浆液渗出吸收,腱鞘炎自愈。

(4)急性化脓性腱鞘炎:常发生于外伤后,尤其是穿刺伤,多发生于腕、指屈肌腱。感染早期为腱鞘滑膜炎,随后肌腱失去光泽,变成灰色或绿色,被脓液浸润坏死。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

(5)结核性腱鞘炎:由结核感染引起。先侵入腱鞘滑膜,经腕管沿尺桡滑囊从手掌向前臂扩散。腱鞘因结核肉芽组织浸润而增厚,鞘内有黄色渗出物和黄色米粒。逐渐肌腱被肉芽组织浸润形成结节性肥大,失去了原有的光滑动力功能。当肉芽组织侵犯其他腱鞘和神经时,可引起手指和感觉障碍。

什么是桡骨茎突腱鞘炎?

拇短伸肌和拇长展肌共同生活在一个腱鞘中,该腱鞘穿过桡骨茎突的桡侧。由于慢性损伤的刺激,这种腱鞘可以增厚和变窄,特别是对于那些过度使用腕关节的工人。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30 ~ 50岁,女性:

男性比例约为10: 1,可能与女性桡腕关节活动较多有关。此外,类风湿疾病可能与发病有关。

桡骨茎突腱鞘炎最常见的表现是桡骨茎突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拇指向远处放射,也可向前臂向近端放射,拇指活动时疼痛加重。手腕背屈、手掌弯曲、拇指外展和增加腱鞘张力的动作都会产生疼痛。桡骨茎突处可见肿胀,有时可触及增厚的纤维管。握拳尺偏差测试(Fin

凯尔斯坦征常为阳性:拇指握于掌心,握拳,手腕屈向尺侧。此时桡骨茎突处有剧痛。

桡骨茎突腱鞘炎怎么治疗?

桡骨茎突腱鞘炎保守治疗为夹板固定、局部封闭、手法治疗,治疗效果较好。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疼痛患者,可手术切除或部分切除腱鞘。术后48小时,拆除压力绷带,鼓励早期活动。但部分患者术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原因可以是:①桡神经浅感觉支损伤,形成神经瘤;②腱鞘切除过多,肌腱滑向手掌(半脱位);③迷走神经及其腱鞘未得到识别和治疗;④皮肤纵向切开导致瘢痕增生。

如何防治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指关节囊或腱鞘附近含有胶状物质的良性肿块,可分为单房性和多房性。囊壁外层由纤维组织构成,内层覆盖白色光滑滑膜,囊内充满淡黄色透明胶状粘液。包膜的基部与腱鞘紧密贴合。该病多发生于腕背、足背和膝关节。青壮年,尤其是女性,更为常见。囊肿多为逐渐发生,与长期劳损、生长缓慢有关。表现为局部肿胀,大小从小豆到乒乓球不等,触之肿块坚硬呈半球形。表面光滑饱满,没有与皮肤粘连,使皮肤酸痛或疼痛。

本病的治疗可采用穿刺、敲打、按压、挤压囊壁的方法,将囊液挤入皮肤内自行吸收。也可以用粗针抽取胶状囊液,注射可的松类药物,可以暂时缓解症状,更容易复发。如有必要,手术摘除囊肿是可行的。如果切除不够彻底,术后可能会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