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告诉我如何用中药治疗阑尾炎吗?我是说保守治疗,现在有一些脓肿,还在消炎。阑尾里有粪样的东西。
可以用薏米附子粉。
包括薏苡仁30克,附子6克,败酱草15克。功能排脓消肿。适应症:肠内脓肿已发,身体无发热,皮肤有错甲,腹部皮肤急,若按压会肿。
编辑关于古籍的这一段
此方是作者治疗脓肿或慢性复发性脓肿。方中以薏苡仁利水排脓为主,辅以败酱草祛瘀消肿,乌头也用于温经祛湿、散寒止痛。
编辑此段落注释
此方用于治疗阑尾炎伴脓胸或慢性复发性阑尾炎。药方里的药材不多,但只要配置得当,效果还是不错的。
编辑这段《金匮要略》中的记载
来源《金匮要略》卷。异名附子汤(《生肌总录》卷129)、败酱草散(《女方校注》卷24)、薏苡附子散(《正气选药标准》卷2)。由薏苡仁30g、附子6g、败酱草15g组成。用法为三味药,杵为粗粉。用4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立即服用。功能排脓消肿。主治:肠痈,身不发热,皮肤咬合不正,急腹症,如肿胀,按软,脉数。现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软,压痛不明显,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症状的患者。根据方剂治疗肠痈,因阳虚寒湿血瘀,腐败流脓所致。方中薏苡仁利湿排脓,附子扶阳散寒祛湿,败酱草破瘀排脓。配合方剂,* * *起到利尿排脓、破血消肿的作用。各校讨论1。《金匮要略玉函经注二则》:血积于内,而后错位于外,经也说。为什么肠痈是一样的?痈变内,血哭而不流。但不流则气郁,使腹部皮肤肿胀,压迫不动。虽然在肠胃之间,但并不堆积在腹部。若外无热而数脉,则称之为胃脘痛流脓。然而,大肠和肺是表里的,生病或向上移动到脏是危险的。所以,走下去护肺的人,并不高人一等。附子辛散除节,败酱草苦寒解毒排脓。保证化脓成水还能从水路出来,这样血液病就解决了,气就开了,为什么不抑制呢?2.《金匮要略新典》:薏苡破毒消肿,益胃;败酱草为苦菜,治暴热疮,排脓破血为臣;而附子则假装辛热,以利气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