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癌是由什么引起的?能治好吗?
骨癌的症状骨癌的病因通常被认为是损伤,尤其是慢性轻伤和慢性感染可引起骨肿瘤。骨肿瘤的发病年龄男性为15 ~ 24岁,女性为5 ~ 14岁,可能与不同性别的骨骼生长和内分泌发育的时间长短有关。骨癌的症状可以表现为:1。骨表面可触及硬块,疼痛或不疼痛。有些部位还会出现皮肤溃烂等症状。患肢的远端会因为神经和血管的压迫而感到麻木。2.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夜间加重的骨关节疼痛或肿胀,与活动没有必然联系;疼痛可以是持续性的钝痛,也可以是按压时才有感觉。3.自发性骨折。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有一处或多处无明显原因的骨折。骨折治疗后,医生要检查是否有骨肉瘤、骨质疏松等疾病。4.晚期骨癌有时会出现发热、体重减轻、疲劳和活动能力下降。良性骨癌通常是无痛的。以上情况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1.手术治疗:1单纯切除2根除加植骨3截肢2。放疗:低剂量或高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3.冷冻保存:在手术过程中将受影响的组织冷却至20℃。4.化疗:使用药物抑制肿瘤生长通常与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结合使用。但由于其毒性和对其他正常细胞的副作用,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策略。5.放射和手术联合治疗:效果很好。对辐射不太敏感的骨癌,可以先放疗,再根治手术或截肢。患者可通过肿瘤切除或刮除同时植骨而治愈。脊椎干燥的人有时需要减压和放疗。偶尔术后复发需要二次手术。肿瘤可能是局部侵袭性的,它可能转变成骨肉瘤和肺转移。尽管化疗,截肢是骨肉瘤的紧急治疗。有效化学药物的进展将导致长期治疗方法的改革,尤其是截肢时间、级别、照射部位和剂量的改变。美国现在使用选择性截肢。英国文献中最初约有1/3的患者被截肢,但大多数患者采用的是Cade法,即对有存活机会的患者,即放疗后6个月内无肺转移的患者(放射剂量为80 Gy)采用截肢。在过去的统计中,一次截肢和二次截肢的存活率是相似的。有人认为早期截肢和肿瘤切除有局部复发的危险。使用Cade法可以避免短期死亡前不必要的截肢,但往往很难做出这样的判断。近年来,关于截肢和保肢手术的争论越来越多。大多数人认为两者之间的两年生存率是一样的,所以认可保肢手术的患者是愿意接受的,但是费用昂贵。# # # #什么是骨癌?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产生了人体参与的重要组织。虽然骨骼占身体的重要部分,但几乎所有的骨骼都可以在每张x光片上看到,但很少有骨癌是无意中发现的。像其他器官一样,骨骼系统将遭受来自任何组织成分的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侵犯骨的肿瘤可发生在骨细胞、骨的造血成分、软骨和纤维或滑膜成分中。其他肿瘤可能来自肌肉骨骼神经、血管和脂肪组织。骨瘤可分为良性骨瘤、低度恶性骨瘤和高度恶性骨瘤。良性骨瘤对人体不会致命,而癌细胞异常的恶性骨瘤对人体会致命,会转移到其他组织器官。良性骨瘤有时会转变成恶性骨癌。骨癌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骨骼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问题和辐射有关。骨癌的病理类型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纤维肉瘤等。然而,恶性骨癌最常见的症状是癌转移到骨,特别是在脊柱和骨盆骨。诊断骨瘤最重要的是与良性、低度恶性、高度恶性相鉴别,这与年龄、性别、发生部位密切相关。所以要靠患者、骨科医生、放射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的配合,才能在早期做出最正确的诊断,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其原因可能与骨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特殊病毒感染、骨内血液回流不畅和辐射暴露有关。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部位对骨瘤的鉴别诊断非常有帮助。骨癌好发于12 ~ 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以原发性骨瘤最常见,其次是50 ~ 60岁的转移性骨癌和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症状一般症状与其他癌症患者相同,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发热等。患部疼痛,关节和四肢局部肿块和肿胀。患部的关节和肢体活动受限。患部皮肤溃烂。患肢远端会因压迫神经和血管而出现麻木。发生病理性骨折或变形。骨癌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骨痛。如果晚上骨痛比白天更明显,就要特别注意了。
寻求收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