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防暑降温
用冷水降温的方法有很多
降低温度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机械制冷(空调),但是这种设备和运行费用都很高,而且只适合养殖场的公猪舍使用。
绿化、通风或冷水降温更适合实用的养殖场。
绿化可以有效阻挡太阳辐射能量。据资料显示,绿林树下和烈日下的温差为3℃-4℃,热辐射差为80%。在夏季太阳辐射强、湿度低的地区,遮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降温方式。条件合适的养猪场可以大量种植树木,达到降温效果。
通风也是一种有效的降温方法。通过风扇等机械加强空气流通,可以降低温度。但气流过大也会对猪、鸡造成应激,室外温度过高,单纯通风降温效果有限。
冷水降温,比如冲猪、屋内喷淋、滴水降温等,都是目前比较常见有效的降温方式,每种方式都有不同的适用范围。
如果是冲猪,需要大量的水,比较适合水充足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冲洗的时间、对象和频率。比如怀孕母猪能不能冲;尽量安排在猪进食前冲洗,进食后30分钟内不要冲洗;在早晚温差大的地方,如山区,尽量不要在早上冲水;不能用水冲头,以防休克。也可以在猪圈的角落里或附近挖一个浅水池,注入清水,让猪随时在水池里洗澡。
喷雾冷却比冲洗更省水。通过设备将水喷成雾状颗粒,使水快速汽化吸收猪圈内的显热。这种降温系统设备简单,有一定的降温效果,但增加了屋内的湿度,所以一般需要间歇工作。如果屋内空气流通条件不好,尽量少用这种方法,避免屋内湿度过大。
滴水降温是另一种经济有效的降温方式,适用于单位公猪和母猪。滴冷却头安装在这些猪的脖子上方,水滴每隔一段时间就滴到猪的脖子上。因为猪脖子的神经功能,猪会觉得特别凉。另外,滴落的水散落在猪背上蒸发,吸收了热量,给猪降温。滴水降温不是针对室内环境温度降温,而是直接降低猪的体温。
湿帘和风机以蒸发降温为主,通风降温为辅。它由湿帘(或湿垫)、风机、循环水路和控制装置组成。在炎热地区,湿帘降温系统的降温效果非常明显。在湿热地区,除了一些湿度大的日子,这也是一种可行的降温装置。但是这个系统投资很大,目前还没有在养殖场广泛使用。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青饲料
夏季高温应激下,畜禽普遍减少采食量,可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营养效率来减轻应激。
添加润滑脂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措施。添加油脂的直接作用是提高日粮的能量浓度,使畜禽在同等饲养条件下消耗更多的能量,特别是在高温季节牲畜的采食量减少时,这主要是因为油脂对畜禽有特殊的能量作用。夏季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5%的硬脂,可提高日增重8%,饲料转化率12。饲喂脂肪的猪代谢能的摄入量比对照组提高了3%。主要原因是脂肪的热量消耗低。因此,畜禽在高温时,日粮中添加油脂对提高其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夏季应相对减少能量饲料,增加青饲料。尝试在晚上(晚上7点,165438+凌晨0点)喂猪,可以减少白天的活动,增加猪的睡眠时间。白天早上10和下午3点喂0.5%盐和绿松石饲料。同时,我们应该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夏季,猪每天的用水量为自身体重的23.8%,混合0.5%的盐水调节体温。
种猪的采食量要进行调整和控制:种公猪在原有日粮的基础上,每天每头饲喂2个鸡蛋;分娩前4周每天要喂母猪2.5-3.2公斤,哺乳期每天4.5公斤。配种前2-3周断奶母猪或后备母猪的日采食量可保证在2.2-2.5公斤以上;母猪配种后的日采食量宜降至1.5-2.0公斤。配种后第4周到分娩前第4周,母猪的日采食量可控制在1.8-2.2公斤。过量饲喂不仅浪费饲料,还会增加母猪的代谢负担(尤其是高温期),更容易引起哺乳期厌食或采食量减少,导致母猪失重过多,泌乳能力下降,对以后的繁殖力和仔猪发育不利。
在高温环境下,维生素在体内的代谢加强,畜禽对维生素的需求也增加。此时,适度增加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可以减轻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在家禽饲养中,添加适量的电解复合维生素可以减轻应激;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专门给猪添加电解复合维生素,但在接种疫苗、放牧等应激大的时候可以适量添加,可以减轻应激。
在高温环境下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草药制剂,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并能降低料肉比和饲料消耗成本。
山楂、苍术、陈皮、槟榔、黄芩、大曲等中草药可用于制备饲料添加剂,可减轻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中草药、维生素、矿物质、电解质等。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添加剂,可以协调猪体内的调节功能,增强猪的适应性和耐高温能力,从而缓解猪的热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