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的功能和用途

磺胺类药物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阴性菌。对其高度敏感的细菌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沙门氏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可抑制葡萄球菌、肺炎、巴氏杆菌、炭疽、志贺氏菌、亚利桑那菌等。,对一些危害家禽的原生动物也有影响。

磺胺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繁殖,因为有些细菌生长时需要使用对氨基苯甲酸。氨基苯甲酸和二氢蝶啶在二氢叶酸合酶的作用下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进一步形成活性四氢叶酸,即辅酶F,可以转移一个碳基团参与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由于磺胺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氨基苯甲酸非常相似,它们能与氨基苯甲酸竞争二氢叶酸合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形成,最终影响细菌核蛋白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细菌在体内外均可获得耐药性,对一种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往往对其他磺胺类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但磺胺耐药细菌对其他抗菌药物仍然敏感。

在家里提供的小药箱里,磺胺可以算是常驻部队的重要成员。人有炎症时,如尿道炎、肠炎、呼吸道疾病等,往往会先想到“吃点磺胺”。的确,磺胺在治疗炎症方面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优势。但是,与其他药物相比,磺胺属于比较“精致”的药物,而这些“精致”的药物一旦被忽视,就会让你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烦恼。

服用普通药物时,人们一般都知道要喝一大杯水才能顺利服药,但服用磺胺时,一大杯水是不够的。解放军305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王志进表示,由于磺胺类药物在尿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增加其溶解度的最好方法是尽量多喝水,通过增加尿量来降低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否则,药物容易在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形成晶体。并且由于其机械刺激,可能最终导致副作用,例如腰痛、血尿、尿路梗阻和尿失禁。所以要想达到更好更快的效果,服药期间要多喝水,尽可能多排尿。

为了预防长期服用磺胺可能引起的结石,同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也是一个好办法。加入碳酸氢钠不仅可以碱化尿液,加强磺胺的疗效,还可以防止长期服用磺胺后可能出现的磺胺药物在尿液中结晶。

服用磺胺不仅可能会长成体内的小结石,而且在剂量上不小心还会让你中毒。因为有些患者觉得磺胺有效,往往会主动多服两片或多服两天,以为这样可以巩固疗效,但这样做的后果可能导致药物累积中毒。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一定不能随意加大剂量、增加服药次数或延长疗程。服药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天,以免加重药物的副作用。

此外,磺胺类药物还有同气的特点,即兄弟姐妹间存在交叉过敏,如磺胺噻唑、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如果患者对这种磺胺类药物过敏,就会对其他药物过敏。细菌对磺胺类药物也是交叉耐药的,即磺胺类药物不能治愈的疾病,其他磺胺类药物对这种细菌同样束手无策。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磺胺过敏易在某些部位出现固定性药疹,如生殖器红肿、水疱等。

由于磺胺类药物能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阻碍肠道内B族维生素的合成,如果需要服用磺胺类药物一周以上,应同时服用B族维生素,避免营养缺乏。

但磺胺在立克次体的治疗中是禁用的,因为它能促进立克次体的生长,但不利于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