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在冷柜工作的,手冷,麻,可以艾灸吗?
当然可以啊!!!我手脚一直冰凉,就是用真芯艾艾灸给调回来的,我也艾灸的受益者。艾炙具有四大中医学原理 1、驱寒邪
艾草属纯阳之性,对治疗寒邪、阳虚有奇效。用艾叶泡脚,或把艾叶制成香囊佩戴在身上,同样能达到固阳驱寒的目的。艾火能产生活跃的能量,对经络有激发 疏导的作用,可以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艾灸的火性加药力是寒邪的克星。
2、补元阳
现代人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加之工作繁忙、压力过大,很容易早衰,元阳之气衰弱,正气不能抵御邪气的入侵。养生灸,就是在关元、命门、足三里等几个大穴上做艾灸,这样能很好地提高正气,人体自然也就能抵抗邪气不生病了。
3、通经络
经络不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疼痛,经络是气血的通道,经络通了,气血的运行就顺畅了,疼痛自然就消失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通则不痛”。艾灸通过火力使药力得到发挥,强行把经络中瘀滞化掉。
4、调正气
正气是人体与病邪斗争的能力。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因。明朝《医学入门》中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可见,艾灸这种方法对虚、实疾病都有效。
长久泠柜工作,手脚麻木就是身体经络不通,发出的预警,不可不重视,手脚冰冷用艾灸是最好的了。
艾灸疗法可以助你取暖,告别手脚冰凉症状。
艾灸疗法能增强自己的产热,加上合适的穴位就能有暖身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人体手脚冰凉,是表象,实质是人体气血亏虚所致。艾灸,能去湿寒,对缓解手脚冰冷有帮助。
《黄帝内经》中讲:“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末。”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头上是阳气最旺的地方,而四肢是阳气最弱的地方。因为按照中医的划分,上半身属阳,下半身属阴,而在我们身上,头是最高的地方,是阳中之阳,而且在我们全身的12条正经当中,6条阳经全都到了头部,你说头上的阳气能不旺吗!而四肢呢?四肢是诸阳之末,是阳气最弱的地方。加上四肢又是气血最难到达的地方,当然根源其实还是因为阳气不足。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淤,气血通则百病愈”,你阳气不足了,没有力量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行动无力发生淤滞,也就不能将从饮食转化而来的热量带到四肢,所以手脚必然就会发凉,要是气血旺盛通畅了,疾病就会不治自愈!所以说阳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
俗话讲,万物生长靠太阳。《黄帝内经·素问》中还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你看在大自然中,接受阳光比较充足的地方的植物就会长得繁茂一些,就算是同一棵树,接受阳光多的南面也比接受阳光少的北面长得旺。同样,在我们人身上也是一样,头是朝着太阳的,就像一座山的山顶,是接受阳光最多的地方,所以阳气也最足;而手脚就像山下面的阴沟沟,一般很少晒到太阳,所以阳气相对也就弱一些。什么叫“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就是这个道理。
而对人体来说,阳气就是我们的太阳,容易“照到”的地方阳气就足一些,比如头背部;不容易“照到”的地方阳气就很弱,比如手脚上。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身上发热的时候总是头上最先出汗,而发冷的时候则是最先感到手脚冷,这其中有什么秘密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头上本来就是人身上阳气最足的地方,是“阳中之阳”,你晒会儿太阳,或是活动一下,阳气更旺,所以它就会首先表现出热来;而手脚是人体最末端的地方,是“阴中之阴”,阳气一虚,身体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内脏上了,“山高皇帝远”,手脚就首当其冲受影响,这正好应了民间的那句话:“热从头上起,寒从足下生。”
那我们手脚上阳气虚弱不足了怎么办呢?就得从脏腑入手,想办法调动阳气,补益阳气,阳气旺了,手脚自然就不会无缘无故地发凉了。而调补阳气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艾灸阳池、大椎、命门。阳池是三焦经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原穴。原穴是什么意思呢?原,就是原气,就是根本,一条经络的原穴就是这条经络的气血的根本,就是脏腑原气汇聚的地方,它最善于调理本脏腑的功能或病变。所以我们艾灸三焦经的原穴,就是为了调动整条三焦经的气血,并通过它来调理三焦的功能,增强人体的阳气,促进我们身体里面气血的“生产”和“流通”。其实,顾名思义,仅从阳池穴这个名字上我们也能得知它的主要功能。阳池,阳就是太阳,就是阳气、热量;而池,就是水池、池塘,就是储存水的地方,合起来理解,阳池就是储存阳气的“池塘”,就是阳气的源泉。而它又是三焦经的原穴,三焦经主元气,它是原穴,亦为“主中之主”,就是最直接的调理元气的阀门。这样,当我们身体阳气虚弱不足的时候,调一调它这个阀门,把火开大点儿就好了。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命门穴别名属累穴,精宫穴。其名解:命,人之根本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命门属累穴,属,类别之意。累,堆迭也,属累名意指本穴气血由督脉之气堆迭而成,亦即为地部经水,是人体阳气的根本,是原气发动之机,生命活动的动力。精宫穴解为:精,髓也,指穴内气血来自脊骨。宫,宫殿也,精宫名意指穴内物质来源于脊骨。
艾叶本身就是一味很好的辛温性质的中药,它一般采摘于北半球天地阳气最旺的端午节前后,入肝、脾、肾经。要知道这三脏可都是人体气血生化的根本所在,效果自然非同一般。再加上你是用火把艾柱点着之后来烤,火是热性的,这样温阳的作用就更胜一筹。所以艾灸大椎、命门、阳池,乃是最能提升阳气之策。尤其是对于手脚发凉这种情况,那更是无出其二。
1、足三里
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有“若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用艾灸条熏灼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
施灸方法:艾灸足三里是以温和灸为主,尽量不要发生灸疮。艾灸足三里,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每穴施灸时间在10-20分钟,如果图方便也可以使用艾灸罐,每穴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
2、大椎
属于督脉,有通督行气,贯通督脉上下之作用,同时如果有感冒,过敏性疾病,热病,癫痫,颈椎病,治疗取穴大椎也是首选,都是在治疗寒凉疾病,那么大椎在上焦,治疗寒凉的疾病大椎也是首选穴位。
施灸方法:大椎穴位,如果是胖人可以使用双眼艾灸盒艾灸,插两根艾条;瘦人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每次施灸10-20分钟。以自己适应为度,可以逐渐延长施灸时间。
3、神阙穴
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主要用于治疗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尸厥,风痫,形惫体乏,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脱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妇女不孕。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都说一灸神阙暖全身,灸神阙,有沟通上下之功效联系任脉之上下。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就是灸了神阙可以打通任脉。
4、命门穴
补肾壮阳灸命门,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生命的根本。
命门火衰主要表现为四肢清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舌质淡,脉沉迟等虚寒之象。所以要长灸命门和大椎可提高督脉之阳气,大椎和命门艾灸,补足督脉元阴元阳,补命门,对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响。灸命门给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起到温煦,生发和推动作用,故灸命门是推动生命之火。
施灸方法:可以使用方四眼艾灸盒施灸,先逐渐适应,开始插两根艾条,然后增加到三根,最多的时候可以插四根艾条,循序渐进施灸,每次施灸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可以在神阙上下移动艾灸,热度以自己自己适应为度。
5、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
施灸方法:可以在晚睡前,先热水泡脚20-30分钟,然后点燃两个大艾柱分别放在两个艾灸罐里面,上床睡觉,包好毛巾绑在两个足底的涌泉穴。
五个穴位不需要一次灸完,可以一次施灸1-2个穴位,隔天再施灸余下的穴位,只要坚持下来一定会看到疗效。
气温降低,经常会出现畏寒的现象,手脚冰凉,很多人会寻找不同的取暖方法,如暖宝宝,吃一些高热量的饮食,做些运动都可以帮你增强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热量。中医介绍,艾灸疗法可以助你取暖,告别手脚冰凉症状。
艾灸暖身的3个穴位
一般来说,手脚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冰凉也可能是心脏收缩能力差,血液循环不好导致的,应该多促进血液循环,要想促进血液循环督脉很关键。艾灸大椎穴、命门穴和阳池穴,可使自身产热,达到暖身缓解手脚冰凉的目的。
督脉上有个大椎穴和命门穴,每天灸灸这两个地方,效果就会很明显。此外,多刺激阳池穴也有暖身的作用。阳池穴在手腕上,手向上翘会有很多褶皱,最靠近手掌的褶皱中间,按着有点痛就是阳池穴了。大椎穴和命门穴找起来一般都需要别人帮忙。低着头,在颈部下断第七个凹陷处就是大椎穴,命门穴在俯卧时,在腰部第二腰椎突下凹陷出,按压时会有强烈的压痛感。
不迷恋小短裙
保温,在中医看来是女人养生的重中之重。因为女人是靠血养的,只有血行畅通、充盈,身体和容颜才会有营养供应。而血有“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的特性,所以当身体受到外界寒气的侵袭,就必然会阻碍了气血的运行。这时,就算花大钱买高级的保养品或者补血中药,这些营养也只会积聚在体内,无法达到用武之地。因此,对女人来说保温是首要任务。
所谓保温,无非就是多穿衣服,不要爱露。但偏偏很多年轻的女孩子不爱听,平时爱穿“露脐装”、“露背装”,甚至大冷天还穿迷你裙,旁边的人看着都觉得冷。请大家记住,寒是女人诸多疾病的诱因和症结,特别是腰以下的部位,一旦受凉,后患无穷。
告别冷饮冷食
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正如在冬天我们会喝点热汤吃点热食,吃过以后身体多少会有点回暖。而如果我们吃冷食喝冷饮,身体也会明显觉得冷。所以,女人要尽量吃有温度的食物,尽量少吃冰激凌、生冷的食物。
有些女生为了减肥,天天不吃饭,只吃水果、蔬菜等,还以为这样既健康又“排毒”。其实很多瓜果也是寒性的,平时我们按照食物金字塔来进食的话,瓜果中的寒性能跟其他食物抵消,所以不会对身体有害。但如果作为主食,甚至完全不吃其他东西,那瓜果的寒邪就会消耗掉我们自身的阳气了。
多做运动
建议你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快走是最佳选择。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
保暖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度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后身体开始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
纯棉袜子不仅柔软舒适,还可吸收脚汗,让双脚整天都能保持干爽舒适,并能抵御外界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