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症状是脑震荡吗?严重吗?
轻度脑震荡,脑震荡一般可以通过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治愈。
可以服用脑复欣、脑安泰等药物,帮助恢复大脑功能。如果你愿意吃中药,也可以请中医辨证开药。
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大脑皮层功能的恢复。做早操,练气功,打太极拳,散步,特别适合脑震荡后遗症患者。
下面介绍一个锻炼头部的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双手叉腰,眼睛平视,然后头部慢慢向左侧下降,逐渐向后向右旋转,再回到眼睛平视的位置,然后头部向右侧下降,反方向旋转一周。每天的旋转次数要先少后多,循序渐进,以免造成头晕。这种方法可以加强颈部肌肉的柔韧性,促进大脑供血的增加。
达到:l .血压保持稳定;140以下高压,90以下低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3.积极预防和治疗心脏病;4.戒烟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6.适当运动,慢跑,打太极拳等。7.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煎炸、油炸、烈性酒等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和纤维性食物,多喝水。饮食宜远白(糖、盐、猪油),近黑(黑芝麻、香菇、黑米)。从营养价值来说,四。
摘要
脑震荡(神经外科)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后立即出现的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病变无明显变化,机制仍有诸多争议。临床表现为短暂性昏迷、健忘、头痛、恶心呕吐,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是最轻的脑损伤,治疗后大部分可以痊愈。可单独发生,也可与颅内血肿等其他颅脑损伤并存,应注意及时进行鉴别诊断。
症状表现
1.意识障碍:程度较轻,时间较短,可短至几秒或几分钟,但不超过半小时。2.遗忘最近发生的事情:醒来后,无法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况和经过,但能清晰地回忆起受伤前的事情。3.其他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失眠、畏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4.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诊断基础
1.头部受伤后30分钟内立即出现短暂昏迷。醒来后常出现健忘、头痛、头晕、恶心、厌食、呕吐、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血压、呼吸和脉搏基本正常。2.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和成分正常。
治疗原则
1.脑震荡患者伤后应留院观察2-3天,定期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颅内血肿。2.适当卧床,减少脑力和体力劳动。3.对症支持治疗。4.精神鼓励消除顾虑。
用药原则
1.头痛和失眠的患者可以分别用止痛剂和安眠药治疗。2.伤后早期呕吐明显影响进食,静脉补液。
预防常识
脑震荡可以根据受伤后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由于脑损伤较轻,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对头痛者给予止痛剂,对明显呕吐不能进食者给予输液,伤后早期静养,少想问题、看报,注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经过几天或几周的治疗,大多数疾病都可以治愈。由于本病可与颅内血肿并存,受伤后最好留院观察治疗一段时间(5天左右),一旦发现颅内血肿,可及时诊断治疗。对于回国的患者,亲友应密切观察患者1-2天内的意识状态,注意头痛、呕吐、躁动等症状,如病情恶化应立即去医院做CT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由于头部外伤造成脑组织损伤,起初意识丧失,恢复后出现健忘症、逆行性遗忘、科尔萨科夫综合征、神经衰弱、性格改变等多种症状。这种肉眼看不到的脑组织变化称为脑震荡。被破坏者破坏的部分脑组织称为脑挫伤。脑震荡可能是所有脑组织功能障碍导致的独特症状。发病机制可认为是脑血液循环、蛛网膜下腔和延髓脑脊液循环障碍。
常见的症状是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暂时性恍惚或意识丧失,持续数秒至二三十分钟,醒来后恢复正常,但受伤的情况和过程不清楚。此外,还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脑震荡是最轻的颅脑损伤,可以通过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治愈。但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是否有严重的脑挫裂伤和颅骨血肿。所以要密切观察病情,尤其要注意脉搏、呼吸、意识的变化。必要时应做进一步检查,如腰椎穿刺、头颅X线、超声、CT等,以便立即做出诊断和相应治疗。
中医如何治疗脑震荡后遗症?
头痛是脑震荡后遗症患者最突出的症状。疼痛为胀痛、钝痛、缩痛或搏动痛。头痛可因用脑、阅读、振动、特殊气味、空气污浊、人吵闹、精神因素等而加重,常伴有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对外界反应迟钝、头晕目眩、多汗、乏力等。
中医认为此病为脑络损伤,临床辨证首先要把握“血瘀”二字。其中,瘀血阻脑络者,头痛固定,如刺痛、无尽痛、头晕、头胀,时轻时重,严重者昏迷不醒。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点,脉象不利。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方剂为“通脑愈汤”。苏木15克、茵陈10克、菖蒲10克、菝葜15克、鸡血藤30克、紫茎泽兰10克、赤芍10克、川芎6克。
髓海空虚的人,头痛头晕,健忘,目光呆滞,反应迟钝,久而久之,骨骼虚弱,无用武之地。治法是填精健脑,方子是加减大补元汤。其中紫河车10g、龙眼肉15g、桑葚30g、熟地黄18g、太子参15g、丹参15g、白芍9g、郁金12g、石菖蒲9g、远志9g。
痰浊者呆滞、失语、癫痫、呕吐、不愿进食;舌苔厚腻,脉滑。二陈汤用于化痰开窍,温补寒痰;清热化痰的贝母、竹茹、竹汁、明矾;石头、铁坠、朱砂、磁石用于重镇祛瘀;化痰开窍的石菖蒲、远志和明矾;天麻、胆南星、天竺黄、羚羊角等。
阳亢风盛者,口眼歪斜,四肢震颤,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红目赤。平肝潜阳,熄风通络方为天麻钩藤汤,其中天麻12g,钩藤30g,石决明15g,珍珠母30g,僵蚕6g,牛膝20g,玄参12g,菊花30g。
气血亏虚者头晕麻木,严重者痿软无用,面色晦暗,失眠多梦,少食多倦;舌淡苔白,脉沉细。益气养血安神方药为归脾汤,其中党参15g,白术15g,黄芪10g,当归10g,茯苓、远志15g,龙眼肉65438+。
针灸:点太阳、外关穴配风池、四都、唐寅、合谷配星星、列确、哑门、后溪配昆仑、曲池、涌泉、哑门配足三里、合谷、呃逆、严重失眠、神门、三阴交。补和减,一天1次。
按摩:患者取坐位,医生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托住患者额头,另一手从前发际线至枕后来回按摩3 ~ 5次。然后取风池、脑腔,按压前用双手肋部交替擦拭颈部两侧胸锁乳突肌,自上而下7 ~ 10次。医生站在病人面前,用两个大拇指擦拭印堂,按下谜,擦香收膏;然后拇指离峰推眼角太阳穴,从耳前到耳后交替,约15次;然后用双手掌心从耳前直接推至耳后,约15次;双手掌根按压枕头后,用掌根轻拍囟门三次,然后在头顶进行湿热敷,结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