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四个秘方

这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女性。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疼痛,如刀割、钻孔痛,无器质性改变,感觉检查障碍少。疼痛在性质上是独特的,是一种突然出现又突然停止的闪电般的剧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引起同侧肌肉抽搐、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

1.川芎止痛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川芎20-30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全蝎和荜茇10克,蜈蚣2条,天麻10克,细辛3克。

加入制附子20-30克(先煎);热称加入石膏20-30克、黄芩12克、黄连9克;干黄15g;加入赤芍12-15g,丹参30g,五灵脂12g;阴虚加生地、女贞子、龟板各65438±05g,黄柏、知母各65438±02g。

制备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者2剂。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止痛,活血化瘀。

经核实张xx,女,41岁,1976于6月6日确诊。自诉右脸颊剧烈疼痛,连接右眼和右上牙的疼痛,类似电击的疼痛,断断续续,日夜不安,寒冷和温度不适;用过止痛药,安定,青霉素等。无效;拔了两颗牙疼痛没有解决,右脸颊因为擦切溃烂。检查:牙齿、眼睛无红肿、无龋坏,舌苔薄白,脉微弦。诊断为三叉神经痛(1号、2号),提出川芎止痛汤。服用3剂后疼痛大大减轻,服用6剂后疼痛停止,随访1年无复发。

备注根据临床观察,处方中川芎用量小于12g,效果较差。用至20g时,高效速效,未发现副作用。细辛用至6克,未发现不良反应。

2.三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川芎30克、白芷8克、白芥子10克、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甘草5克。

制备方法:水煎两次,将两种汁混合均匀,分两次服用。六天就是1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就能治好。

疗效笔者运用《辨证分型录》三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下颌支疼痛13例,疗效满意。治疗的13例中,服用1个疗程治愈5例,服用2个疗程治愈5例,服用3个疗程治愈2例,服用3个疗程无效1例。

查证高xx,48岁,农场干部。1982七月15。偶发性左下颌疼痛伴牙龈根部疼痛1年以上,伴有口角和舌向患侧牵拉。一年拔了三次牙,左磨牙都拔了,但是疼痛莫名其妙,发作频繁。用过西药止痛药,消炎痛,普鲁卡因等后。药效过后,疼痛依然存在。诊断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按照上面的方法吃3剂药,疼痛就会减轻,然后3剂就好了。随访1年未见复发。

备注:三叉神经下颌支疼痛与中医偏头痛相似,用三偏汤治疗有效。处方中川芎行气解郁,活血止痛,为止痛主药;柴胡、香附、白芥子理气化痰、消酒化滞、调和;白芍、郁李仁、干戈软而急。各种药物合用,可以使气血通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3.加味五百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处方:白芷、蒺藜、白附子、僵蚕各9克,地龙1.5克,全蝎、蜈蚣5克,白芍、川芎30克,肉桂1.5克..

如遇风寒引发,可加入白芷至15g,加入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发热者,加菊花9克,决明子15克;大便干燥或闭塞者加大黄6-9克。

有疗效治疗5例,三叉神经第二分支痛点2例,第三分支痛点2例,1例两个分支均受累。病程小于1年2例,1-2年2例,大于3年1例。本方6剂1例,9剂1例,15剂2例,28剂1例。

验证人xx,男,50岁,干部,7月初诊1956。患偏头痛3年,人在夏季频繁发作,在上海、南通等医院确诊为“三叉神经痛”。1984在我院口腔科检查,怀疑是龋齿,已拔除。术后发作依然频繁,一年几十次。最近因为工作疲劳,心情不好,开始生病1周,加重3天,右脸颊疼痛难忍,遇到高温更是难受。不能咀嚼,一天发作20次以上,每次持续1-2分钟,夜有点太平。在我院内科诊治,吃了各种止痛药,疼痛逐渐缓解。30分钟后,我邀请作者来诊治。拟加味五白汤的配方为:白芷、蒺藜、白附子、僵蚕、川楝子各9克,全蝎、蜈蚣各5克,白芍、川芎各30克,地龙15克,肉桂1.5克。三剂。三天后患者回来说疼痛明显减轻,发作减少到每天2-3次,每次持续时间约10秒。原方去了川楝子,加了三剂。服药后症状全部消除,随访无复发。

4.三叉神经痛向日葵盘

处方葵花盘100-200克(去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葵花盘打碎,两次煎成500-600克的汤,加糖。每天早晚餐后服用1小时。如果病情严重,可以一日三次,剂量可以加大。可以根据病情灵活掌握疗程。为了防止复发,可以在痊愈后再服用几天,巩固疗效。

清热解毒,驱邪的功效。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

本方治疗三叉神经痛89例,其中治愈82例。有效3例;有效3例;无效的l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