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明参简介
2拼音姓名Chuān Mínɡ Shēn
3穿名神别名沈明、沈明、土名神、沙神。
来源: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川明参
采收贮藏:移栽后,第二年4月上旬,挖根,抖落泥沙,剪去残叶柄,用竹刀刮去糙皮,沸水焯烫,浸泡漂白冷却,硫磺熏蒸,用细绳或竹竿串根,晒干。
5原始多年生草本植物,30150cm高。根颈细长;根圆柱形,长730cm,直径0.61.5cm,顶端有横环纹,表面平坦,黄白色至黄棕色,切面白色,味甘。茎圆柱形,直径2.55毫米,多分枝,具纵向细条纹,基部紫红色。基生叶多数,莲座状;叶柄长618cm,基部宽叶鞘,抱茎;叶片轮廓三角状卵形,二回羽状分裂成二至三回,主裂片34对,次生羽片12对。最后一个裂片卵形或长圆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不规则的23裂片或锯齿状裂片,长23厘米,宽0.62厘米,光滑无毛。茎上部叶少,茎长。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直径310cm;;总苞片02,线形;伞辐48,0.58cm龙;总苞片03,线形;花瓣长圆形,深紫红色,浅紫色或白色;萼齿狭长,三角形或线形;花柱向下弯曲。分生组织呈椭圆形,长57mm,宽24mm,深褐色,背面和中间边缘有线形突起,侧边略宽、略厚;凹槽内有油管23,有连合面46,胚乳腹面是直的。花期为4月,果期为5月。
6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或水沟旁的草丛中,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湖北等地。
栽培的生物学特性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并能耐寒耐高温。宜种植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中,不宜种植在黏、汗、砾质土壤中。
栽培技术包括种子繁殖、育苗和移栽。播种或条播,8月份把混有沙子的种子撒在畦沿上,盖上薄薄的土和稻秆。条播行距2327cm,其他要求同条播。第二年8月移栽,按27cm×(57)cm的行距开沟,直接种植1个种子根,用土杂肥和火灰覆盖,在根头以上3cm以上覆土,用草或稻秆覆盖。
在田间管理中,追肥和除草分两个真叶期进行,即6月65438+2月至6月65438+10月和次年3月。移栽后中耕除草两次,苗高610cm,即2月上旬,除种子外,应及时摘花、摘苔,促进根系生长。
病虫害防治根腐病,发生在晚春下雨,气温高的时候。发病点用石灰粉消毒,发病初期可浇50%托布津8001000倍液。菌核病可用1: 2混合草木灰和熟石灰喷施或用50%多菌灵5001000倍水浇灌。黄胸凤蝶,幼虫咬树叶,幼龄时喷洒敌百虫800倍或Bt300倍进行中毒,或人工杀灭。
8性状鉴定根圆柱形,长720cm,直径0.51.2cm,多无分枝。表面呈黄褐色或灰褐色。质地略硬,有碎面,形成层环明显,可见微黄的小油点。轻微的气息和淡淡的味道。
9性味甘甜;微苦;性冷淡
10经络与肺;胃;肝经
11有滋阴清肺的作用;健脾运化。主热伤阴;肺燥咳嗽;脾虚少食;病后虚弱
川明参12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15g。
13注意风寒咳嗽者。四川中医杂志(1960版):“外感咳嗽无汗者禁用。”
14摘自《中华本草》
中药川明参的配方是健儿散。:WS3B276797。处方为:山药62g川明参31g薏苡仁(炒)31g麦芽15g米芽(炒)1。...
更多的处方用于传统中药川明参。
使用川明参的中成药健儿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