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你揭示穴位按摩降压保健的方法。
人体阴阳失衡,脏腑经络气血功能失调是高血压的主要原因,经络刺激和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的治疗机制是恢复人体阴阳平衡,恢复经络气血通畅。可以说人体本身就含有无副作用的“降压药”。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脑为髓海,肾阴不足,脑填不足,上下不足,头晕目眩,肝肾同源,肾阴不足,肝肾亏虚,情志衰竭,气滞火达于脑。这就是为什么高血压经常让你头晕的原因。
众所周知,石斛能滋阴清热,在中医临床上用于治疗高血压。你知道吗?我们体内还有两个和石斛作用相同的穴位。按摩这两个穴位也可以起到和石斛类似的作用。
这两个穴位是浮刘穴和天枢穴。复六穴是足少阴肾经的主穴,天枢穴属于足阳明胃经,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两穴配伍,可达到滋阴清热、益肾阴、养肝润燥的功效,从而平稳控制血压。伏月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后缘的中点,宽约三指,天枢穴位于肚脐两寸处。按摩要轻柔渐进,按摩前最好用热水泡脚。
安宫降压丸是著名的降压中成药,具有清热镇惊、平肝降压的作用,对肝阳上亢、心悸多梦引起的高血压有较好的疗效。我们体内的两个穴位是相互配伍的,也可以起到类似安宫降压片的作用。
这两个穴位是足三里和太冲穴。足三里穴大家都很熟悉,之前的文章我们也有提到,这里就不赘述了。这里足三里穴的作用是健脾益肝。脾主生血,肝主储血。只有脾胃有强大的造血功能,肝脏才有强大的动力。
此外,配合足厥阴肝经重要穴位太冲穴,可起到平肝潜阳、调控血压的作用。太冲穴,顾名思义,就是脾气比较大的人可以按它来缓解自己的激动情绪。
中医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表明,高血压的发生与情绪障碍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认为,肝主情志,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肝失平衡,肝气郁结,气滞久了必然化为火。肝火上炎必然导致肝阳上亢,从而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适度刺激太冲穴,可以清肝泻火,缓解负面情绪,调节血压。太冲穴位于第一、二跖骨关节处。在寻找太冲穴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拇指的指腹按压,会有酸痛麻木的感觉。每天按一次10分钟,足三里穴一起按效果更好。
需要强调的是,穴位按摩只是高血压患者日常保健的有益补充,并不能完全取代降压药的作用。穴位按摩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时间。高血压是一种长期的慢性顽疾。只有正确对待,才能控制好。足够的健康意识和治疗保健细节是控制血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