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薏苡根的功效与作用
(经典)
异名根(草本植物方便方)、五谷根(归类药材)、尿珠根(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的根,植物形态详见“薏苡”。
秋天采挖。
化学成分包括薏苡仁、棕榈酸、硬脂酸、豆甾醇、β-和γ-谷甾醇、氯化钾、葡萄糖、蛋白质、淀粉等。
性味苦中带甜,性寒。
①滇南草药:“性寒,微苦,味甘。”
②纲要:“味甘,微寒,无毒。”
③浙江民间草药:“性凉,味淡,无毒。”
归经《滇南本草》:“入脾、膀胱经。”
功能:清热利湿,健脾杀虫。治虫积引起的黄疸、水肿、淋病、疝气、闭经、带下、腹痛。
①经典:“三只虫子。”
②“填肘背”:“治卒满忧,胸胀痛而死,锉薏米根,服浓沸之汁。”
(3)陶弘景:“小儿蛔虫,取根煮汁吃之。”
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热淋痛、血尿、止血淋、玉梗痛、水肿。”
⑤《本草纲目》:“治肺痈。”
⑥纲目:“灌汁酒治黄疸。”
⑦《草本植物方便方》:“可消除腹痛积滞,疏通二便,行气活血。治因分娩而致胸满内伤。”
⑧分类草药:“治疝气。”
⑨浙江民间草药:“治白带。”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鲜1 ~ 2两)。
宜忌“本草补”:“煮服堕。”
方一:治黄疸如金:薏米根,常煎汤。(概要)
②治黄疸,小便不利:薏米根五元至二两。洗净,榨汁,酿半杯温红酒,每日两次。或者取二两根,艾草一两,冰糖少许。用水送服,一日三次。(《闽东草药》)
③治血淋:薏苡根:两块钱,蒲公英一块钱,猪鬃草一块钱。柳根一元,水煮,配些水和酒。(滇南本草)
④通淋带下治:薏苡仁五元至一两。用水煎服。(湖南药理学)
⑤治蛔虫心痛:薏苡仁一斤。切,水七升,煮三升,服。(《石梅纪偏方》)
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取薏米根一至二克,水煎服,每日两次,或以茶代之,勤服。
⑦治脾胃虚弱、腹泻、消化不良:薏米1-2根。五花肉炖肉。
⑧治疗小儿肺炎、发热、哮喘、咳嗽:薏米三至五元。煎汤调蜜,每日三次。(6)以下是《闽东本草》)
⑨治肾炎、腰痛、尿痛:尿珠根、苛性草根、海金沙。用水煎服。(成都常用草药疗法手册)
主治牙痛:薏米四两。放在水里煮一下,冲一下,凉一下就好了。(《延年方》)
⑾治夜盲症:用薏米根和大米泔水煮鸡肝。(湖南药理学)
临床应用用于驱除缩窄。
薏苡仁根晒干切片,加水10斤至5斤,煮半小时取汁,药渣加水,再煎3次。将药液混合并浓缩至2500ml(每ml含生药65438±0g)。成人每天饭前三次服用50ml,即1次。观察17人。1周后,6人复查大便,4人虫卵转阴。服药后未发现不良反应。此外,4例胆道蛔虫症用生薏苡仁根煎剂2 ~ 3剂,或配合辨证等中药治疗,均取得效果。服药后出现蛔虫,腹痛减轻。
此外,薏苡仁根液可用于治疗肺脓肿。
提醒你:薏苡根是网上的中草药。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