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植物?

薏苡(罗马。)Stapf。

中文名薏苡伊一

别名药用玉米、水玉米(东北)、晚念珠(福建)、六谷米(广西)、珍珠米(贵州)。

分类禾本科,玉米亚科,薏苡亚科。

分布于河流,小溪或潮湿的山谷。分布于中国各省(区)。大多是为了栽培。

来源是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hryma-jobi)的叶子,植物形态详见“薏苡”。

夏秋两季采集。

化学成分叶子含有生物碱。

适应症:(1)《本草经》:“以饮香,益空心膈。”

(2)琐碎记载:“夏季煎服,暖胃,益气血。”

功效:味甘、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作用。温中散寒,补益气血。

主治:治疗胃寒疼痛、气血虚弱。

性味:甘,温脾、胃经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9克。

薏苡是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将种仁从壳和种皮中取出以供药用。主产于湖南、河北、江苏、福建等省。味甘,清淡,微寒。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功能。可用于治疗脚气、白带、潮湿、关节痛、肠痈、肺痿等。也用于胃癌、宫颈癌、绒毛膜癌、多发性疣等癌症。薏苡仁是我国传统的食物资源之一,可以做成粥、米、各种面食供人食用。特别适合老弱病残。

一、植物形态特征

植株高度1.5m,茎直立粗壮,10 ~ 12节,节间中空,基部节间有根。叶互生,成列排列;叶鞘光滑,叶鞘与叶片之间有白色膜状叶舌。叶长披针形,长10 ~ 40厘米,宽1.5 ~ 3厘米。顶端渐细,基部稍鞘状包茎,中脉明显。总状花序,在上面叶鞘里成束生,小穗单性;花序上部为雄穗,每节上有2 ~ 3个小穗,其上有2朵雄小花,雄花上有3枚雄蕊(发育过程中雌蕊退化);花序下部为雌花穗状花序,包在骨总苞内。通常一节生2 ~ 3个小穗。雌花穗有三朵雌花,其中一朵是发达的。子房有两个红色的柱头,伸出鞘外,基部有退化雄蕊3。颖果成熟时,外总苞坚硬,呈椭圆形。种皮红色或淡黄色,核仁卵圆形,长约6毫米,直径4 ~ 5毫米,背面椭圆形,腹面中央有沟,内胚和胚乳白色匍匐,不粘芽。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薏苡为喜湿植物,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不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栽培,湿养产量高。

第三,栽培技术

1.多样化

薏苡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各地在长期栽培中形成了地方栽培品种,如四川白壳薏苡、辽宁薄壳早熟薏苡、广西糯薏苡品系等。

2.土地选择和准备

各种土壤都可以种植。土地翻耕耙平后,每隔2米开一条沟(深20 ~ 30厘米),作为排灌通道。

3.繁育方法

种子直播、春播、夏播:春播在早春的4月中下旬(长江流域),生育期长,产量高。夏播是油菜、大麦、小麦收获后播种,生育期短,植株矮,可适当增加密度。一般行距20 cm× 10 cm,播种量每亩2.5 ~ 3.5公斤,田间基本苗25万株左右。

4.田疃管理

①水管理。本着湿、干、水、湿、干交替管理的原则。即采用湿育秧、旱拔节、水抽穗、水抽穗、湿灌浆、旱田收割。

②辅助授粉。薏苡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有不同的穗。在同一花序中,雄花先成熟,与雌花不同步,往往需要不同的花粉受精。一般可以通过风媒进行授粉。如果能在开花高峰期(10 ~ 12 am)用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起来,对提高结实率有明显作用。

③受精。薏苡是一种需肥量大、耐肥性强的作物。施肥的方法和数量取决于各地施肥的水平和习惯,要注意基肥、追肥和颗粒肥的施用。

5.病虫害及其防治

①丝黑穗病。穗被杀死后,膨胀成球形或扁圆形的褐色囊袋,囊袋内充满暗褐色粉末(病原体原生孢子)。控制方法:(1)实行轮作;(2)种子处理。种子用60℃温水浸泡10 ~ 20分钟,然后用布袋包好,用3% ~ 5%生石灰水浸泡2 ~ 3天,或用1∶1∶100的波尔多液浸泡24 ~ 72小时,不仅能防止黑穗病。

②薏苡叶枯病。叶子和叶鞘,起初有小黄点,不断膨胀使叶子变黄。防治方法: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抗病能力。

第四,收获和加工

薏苡种子的成熟度不一致。当地里的种子大约八成成熟变色时,就可以收割了。割下的植株可以在脱粒前浓缩3-4天。脱粒后种子在阳光下晒干2-3天。用剥壳机除去总苞和种皮,得到薏苡仁,出米率约为50%。

薏苡仁又名薏苡仁、薏苡仁、六股子,为禾本科薏苡仁的种仁。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之功效。在中医治疗中,薏苡仁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以及肺痈、肠痈。薏米的热量比大米和小麦高,并富含脂肪、各种氨基酸、大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磷、镁、钾等。因此,对于久病体虚、病愈的患者来说,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营养品。

此外,薏苡仁是一种药用食物,具有很高的美容价值。临床实验证明,薏苡仁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用其治疗扁平疣的有效率为70.8%。治疗寻常疣的有效率也是30.6%。用法:每天服用薏苡仁100克,煮粥或煲汤。最初几天,疣的面积会增大,变红。服用一个多月后,疣会逐渐干燥、脱皮,这样就会慢慢消退。长期使用能使皮肤光滑细腻,白皙有光泽。

近年来,生物学实验也证明,薏苡仁还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出现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腹水、水肿等症状时,不妨用薏米当饭吃。【食疗价值】禾本科草本植物薏苡的种子。又名薏仁、薏苡仁、薏仁珠、水玉米。薏苡又名薏苡、草珍珠。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多为栽培。水果在秋天收获。除去外壳和黄褐色的皮,收集种子,晒干,生吃或油炸用。

【性味】甘、淡、微寒。能健脾和胃,益月除湿,解除挛缩,清肺热。

【参考文献】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糖、维生素B1、薏苡仁、薏苡仁酯、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氨基酸。

薏苡仁具有解热、镇静、镇痛和抑制骨骼肌收缩的作用。本品部分提取物对动物艾氏腹水癌、肉瘤180、宫颈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用途】用于脾胃虚弱,大便溏泻,或妇女小腹,脾虚湿盛所致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肿痛;湿热痹痛、手足挛缩、酸痛;肺痈伴咳痰,或因肠痛而急性腹痛。此外,现用于消化道肿瘤、宫颈癌肿瘤、扁平疣。

[用法]煎汤,煮粥,或研成粉末

[附件]

1、逐瘀鲍尔粥:薏米60g,山药60g,捣成粗粉,水煮至熟,柿霜饼25g,切碎,溶解,随意服用。

源于《西游记》。山药、薏苡仁都是清脾清肺的药;柿霜糕是用柿霜做的,可以润肺益脾。用于脾肺阴虚,饮食懒散,虚热咳嗽。

2.薏米粥:薏米磨成粗粉,与粳米平分。用水煮粥,1~2次,每日一次,连续服用数日。

源自《本草纲目》。本方用薏米煮粥健脾祛湿。用于脾水肿,或风湿性关节痛,肢体挛缩等。

3.梅子米:60g梅子,磨碎,用水过滤;薏苡仁200克,用乌梅汁煮熟。吃两次。

起源于“孤独”。本方可利尿消肿。乌梅仁的功效和薏苡仁差不多,味微苦,不适口,只用来榨汁。用于水肿、排尿困难、喘息、胸闷。

4.薏米瓜瓣桃仁汤:薏米15g,冬瓜子30g,桃仁10g,牡丹皮6g。用水煎服。

源于《千金要方》。薏米配冬瓜子,能清热利湿排脓;桃仁和牡丹皮合用,可以活血化瘀。用于肠痈腹痛、右下腹可触及肿块、便秘、小便短赤等。牡丹皮味苦浊,可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

5、薏米菱角半枝莲汤:薏米、菱角、半枝莲各30g。用水煎汤,分两次服用。

本方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半枝莲作用更明显。可用于胃癌、宫颈癌等。

6.薏仁汤:薏仁60g,紫草6g。加水熬汤。服用两次,持续2-4周。

本方对幼年扁平疣、寻常疣有一定疗效。薏苡(Coix lachryma-jobi)与成语典故有一种中药叫“薏苡”,与一个成语叫“薏苡之珠”有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被人无端诽谤而受委屈。它来自一个历史故事:东汉著名的士兵马援(富博将军)带兵在南疆作战,有许多步兵生病了。当地民间有一种用薏苡仁治疗瘰疬的方法,使用后效果确实显著。当马援从平定南疆凯旋而归时,他带回了几种薏苡药材。谁知马援死后,朝中有人诬告他带回几车薏苡仁,是大量珍珠。这一事件被朝野视为冤案,因此被称为“薏苡仁之谤”。白居易还写了一首诗《薏苡挂心马富博》。

薏苡作为中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中就有记载。薏苡为薏苡的种仁,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具有健脾益肺、清热利湿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薏苡含有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营养价值居禾本科植物之首。薏苡仁用于临床治疗,具有强筋骨、益气、和中、消水肿等功效。此外,阑尾炎、关节炎、脚气甚至肿瘤都可以用,也可以煮粥作为病后调养。薏苡的根和叶也可以入药。薏苡根具有清热、利湿、健脾的作用,还可以治疗黄疸、驱蛔虫、牙痛、夜盲症等疾病。薏苡叶可以代替绿茶,有利尿作用。薏苡还具有护肤美容的功效,对年轻人的身体或面部疖子有很好的疗效。用法:成人每天用50克带壳薏米,洗净,加两杯水半,煮沸至水减至一半。一般服用一个月。这种薏仁汤对皮肤粗糙、雀斑、丘疹等疾病也有治疗作用。薏苡仁(拉丁文Coicis的英文名)又名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原生玉米、薏苡仁、紫珍子、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薏苡仁、六谷。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是一种常见的经常食用的食物,味甘,性微寒,有利于消肿、健脾祛湿、舒筋活络、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尿、渗湿药物。薏米还是一种美容食品,能保持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斑雀、老年斑、妊娠斑、蝴蝶斑,对头皮屑、粉刺、皮肤皲裂等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