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拼音
夹竹桃拼音是jiā zhú táo。
夹竹桃,中药材名。本品为夹竹桃科植物夹竹桃的叶或树皮,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较喜温暖、湿润,好阳光充足,能耐一定干旱,不耐寒。具耐碱性,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用扦插或压条繁殖,通常多以扦插育苗为主。
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等地均有栽培,日本、东南亚均有栽培。春季选取健壮枝条,截成15—20cm长的插条,将其1/3—1/2插入苗床中,保持湿度,在16—18℃下生根,待成活后移栽。叶窄披针形,长可达15cm,宽约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
夹竹桃的临床应用
剂量及用法目前尚不统一,虽然临床均采用新鲜红花或白花夹竹桃叶作为药材,但不同的采集时间、叶片老嫩的选择,都可能使其具有不同的生物效价。一般多采用不老不嫩的绿叶,有的则采用秋季摘下的老叶。叶片采集之后,用湿布抹拭干净,置于60—70℃温箱内烘干,研粉过筛,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剂内服。
每次0.1克,最初日服3次,1—2天后改为2次,2—3天后再改为1次。每次0.2克,每日2—3次,或首次服0.2克,以后0.1克,每日3次。第一天成人用0.06—0.09克,分1—2次服。以后每日用0.06克,一次顿服或分2次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夹竹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