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药有三毒,中医也不例外?

所有药物都有副作用。

古人云:“是三分毒。”《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专著,对如何用药很有讲究,分为大毒、中毒、小毒、无毒。治病需要大毒治病,十之八九;往往毒药治病,十之八九;小毒治百病,十进八出;无毒处理,十之八九。现在很多人认为中药大多来源于天然动植物和纯中药制剂,比化学药品温和安全,总认为不会有药物的副作用。其实麦饭石如果随意滥用和滥用,也会产生毒副作用。

据文献记载,已发现有20多种中草药具有致死性,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毒中药雷公藤、驱蛔虫的苦椅子、息风解痉的有毒中药蜈蚣等。有些中草药不仅有毒,甚至剧毒,如水银、斑蝥、红砒石、白砒石等。有些生药仍然毒性很大,如附子、半夏、马钱子、草乌、赤小豆和南星。虽然这些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可大大降低,但如果滥用或用量过大,仍会产生毒副作用,中毒甚至死亡。因此,在应用中,应严格控制剂量。据报道,曾经有一位“专家”用附子治疗风湿病。因为剂量(加倍),患者死亡。

虽然要注意有毒的中草药,但还是要注意一些常用中草药的用量,如果用量过大。它也会导致副作用。如甘草,性温,能调和诸药,具有健胃补中、泻火解毒、缓和药性、调和中急的作用。但若无故长期服用,会影响脾胃之气,妨碍消化功能;黄药子过量可导致肝损伤和黄疸;木通用量过大可引起肾脏损害;过量或长期滥用苦寒的龙胆草、大黄、石膏可引起食欲不振、胃痛、腹泻等消化道副作用。

有人说:“进补无害,多多益善,治病强身无病。”这是一个误区,像人参、党参、黄芪等补益类药物,如果滥用,也会导致毒副作用。有报道说有一个人,身体健康无病,吃了一颗东北人参,结果胃胀、疼痛、头晕、面部潮红、高血压、出汗。经诊断,他的症状是因服用过多人参而导致的“人参综合症”。病后,这个人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食欲。诚然,补药不能随便滥用,无病也会伤身。

为此,中草药也要注意合理用药,不滥用,不贪吃,要遵医嘱服用。只要善于辨证论治,就能收到药物对疾病的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