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有哪些中医治疗方法?
功能主要用于补肝肾,强腰膝。主治:心律失常、阴虚内热、头晕目眩、耳鸣等。
药方由女贞子250克组成。
用法用量:加水1500ml,文火煎制至900ml。每次服用30ml,一日三次口服。四周就是1个疗程。或每日服药25克,加水150毫升,煎至90毫升,分三次服用。
病例验证用女贞子治疗心律失常43例。治疗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服用女贞子1个疗程(4周)。总有效率为76%。其中显效19例(心律失常消失),有效15例,无效9例。如果病程小于65438±0年,总有效率为84.3%。1 ~ 5年为81.2%,5年以上为52.1%。
皂角粉治疗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主治心律失常。
该配方由0.3克粗皂甙组成。
用法用量:将药物研成细粉,往鼻内吹一点,打喷嚏。
案件核实邓,男,64岁。突发心慌、呕吐及白痰过多,心率65438±078次/分,心电图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为注射三磷酸腺苷导致心源性休克,不敢用西药。这次我们用0.3克皂角磨成细粉,往几个人的鼻子里吹粉,抽动鼻子,就可以摆脱打喷嚏。打喷嚏马上痰就出来了,胸闷减轻。检查心率90次/分,心律整齐。
黄芪檀香治疗心律失常
功能主治:补元气,复脉法。主治:心气不足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室早搏。症状:胸闷、疼痛、心悸、失眠、头晕、乏力、脉缓或结、舌红嫩苔白。
药方由生黄芪100克、檀香20克、桃仁、桂枝、炙甘草各10克组成。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痰火上亢型心动过速者加茵陈30克,黄连10克,生龙牙30克;大便硬者,加10g;痰多者,加鲜竹汁吞服,每日两次。
案情核实丁某,男,58岁。症状为胸闷、心悸、头晕、耳鸣、精神疲乏、乏力,已持续三年。西医已确诊冠心病。经过治疗,没有任何改善。最近因为疲劳、胸闷、气闷,已经治疗了5天。检查:心率48次/分,血压150/90mmhg。面色不佳,面部微肿,咯痰发白,口唇紧实,大便干结,舌质嫩滑,苔白腻,脉缓。在原方基础上加姜半夏10g,治菌10g,5剂。第二次确诊后,咳痰减少,胸闷改善,再服用10剂量。第三次诊断:胸闷,气阻,排便,不咯痰,心率62次/分,血压140/85毫米汞柱,去姜半夏参军,后服用10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未见复发。
黄山丹参饮治疗心律失常
功能:主要用于益气温阳,活血复脉,提高脉率。适应症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冠心病、各种心肌炎或心肌病引起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尤其是窦房结功能不全或窦房结动脉血栓形成者。能加快传导,提高脉率,改善虚寒证。
该方剂由淫羊藿18g、黄芪30g、桂枝10g、丹参30g、炙甘草15g、檀香6g、南瓜皮和薤白各15g组成。
用法用量:文火煎制,每日1剂,早晚温服,30天为一疗程。
胸闷胁痛者加柴胡12克,元胡15克;失眠加炒枣仁15g,百合30g头晕耳鸣者,加枸杞15g,菊花12g;双下肢水肿、少尿者,加车前草30克、瓜蒌30克;胃口不好的加12g焦山仙子,20g炒莱菔子。
案件核实陈某,男,45岁。因为发作性眩晕伴心悸胸闷两年多,经常感到疲倦乏力,畏寒肢冷,晚上失眠。看过西医,用过阿托品、麻黄素、双嘧达莫等药,效果不好。经中医求治,处方为黄仙丹参饮加百合30克,14剂。服用14剂量后,心率开始加快,增至50 ~ 58次/分。原方改为淫羊藿21g,桂枝15g,十四剂后症状消失。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延胡索黄连治疗心律失常
功能:清热化瘀,行气通络,扶正固本。适应症:快速性心律失常。症状包括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不安和失眠,以及脉搏加快、加快或不平稳。
该方剂由元胡30克、黄连30克、麦冬40克、当归15克、丹参30克、丹皮15克、黄芪15克、半夏15克、甘草15克组成。
用法用量:水煎服,1 ~ 2剂/日,每剂2次。
用本方治疗心律失常多例,统计有效率为54.93%,显效率为29.58%,总有效率为84.438±0%。
黄芪和太子参治疗心律失常
功能:健脾和胃,益气活血,通经活络。主治心律失常,适用于心脾两虚兼血瘀的患者。
该方剂由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砂仁6克、丹参18克组成。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 ~ 3次服,7天为一疗程。
经病例验证,本方治疗患者51例,其中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2%。
桃仁和红花治疗心律失常
适应症:慢性心律失常。
该方剂由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和生地10克、川芎5克、赤芍和牛膝10克、甘草3克、黄芪15克、天花粉10克、桔梗5克、片剂65440片组成。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
经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心律失常39例,显效18例,好转20例,无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