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的功效

名称:槐花

类别:止血药物

拼音:槐角

拉丁语:Fructussophorae

别名:槐树、槐树、槐花、槐树、槐花。

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一般种植8-10年后开花结果。

药用部分:水果

采收加工:冬季采收。去除杂质,干燥。

加工:蜂蜜槐花:先取槐花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发涨,喷蜂蜜水,炒至表皮光亮不粘,取出晾凉。(每棵槐花100斤,用炼蜜5斤)槐花炭:将洗净的槐花放入锅中,用文火煸炒至外部焦黑,内部老黄,取出晾凉。

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疮出血,肝火头痛,头晕目眩,目赤。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6 ~ 15g;或入丸、散;或者捣碎嫩角。外用:适量,水煎洗净;或者研磨、混合或与油混合。

禁忌:脾胃虚寒,少食,便溏及孕妇慎用。

储存: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虫蛀。

药材简介

槐花(图3)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树的干花、花蕾和成熟果实。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版)收录。药用商品将称花为国槐,花蕾为国槐,果实为国槐。

国槐在中国的应用和栽培历史悠久。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记载:“槐花有几种,叶大而黑的叫槐花,夜开守宫的叫槐花,叶薄而绿的叫槐花,其作用并无不同...今天用槐花的医生最多。”

作为一种药物,最早见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果实叫国槐,就是现在的国槐。后世的本草都有记载,梁涛弘经说:“槐花不如连多”;南北朝惊雷

如云“石怀,谁挑谁,上榜生五子,只取两三子。.....凡制之者,必用铜锤击碎,浸黑乳一夜,蒸之”;宋。《本草经》载:“石怀生于河南平泽,今遍地皆是。它的木质极高……”;《食疗本草》也载:“槐花实治邪气,难生。早春也可以吃嫩叶,主要是上瘾,牙酸。”槐花最早见于《日华子本草》(即《大明本草》)。从那以后,所有的医学书籍都被收集起来了。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花未开更好”...在古代,所用的部位都是指花蕾。

槐树的栽培可以追溯到汉代。据汉代长安古都黄图《三辅》第一卷记载:“长安城内,树木宜槐树榆,松柏”;《晋书·富建载记》云:“王蒙有齐俗,自长安至各州,皆有绿树槐树,刘观龙唱:长安大道绿树杨槐”。说明2000多年前的汉故都槐树已经大面积种植,遍布全城。到了先秦时期的公元351-385年,已经发展成为道路的行道树。

明代李时珍对槐花的物候、性状、吃法、染色等作了总结,说:“槐花五日生于季春,十日为兔眼,后时有调节。到了第20颗,变成了一片叶子,嫩芽诞生了。可以用开水冲服,作为茶叶的替代品,也可以作为槐树的苗床。幼苗也很好吃,而且它的木头又结实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