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分毒。谁说的?
《黄帝内经》将中草药分为大毒、普毒、小毒、无毒四类,称为“无毒”。《神农本草经》收录了365种中草药,其中上品120种,明确记载“无毒”“延年益寿”。
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药三分毒”的“是”并不是“万物”的“是”。“药”不是“所有的药”。“三分”,有的医生认为是“三分治,七分养”的意思。再看“毒”字,古今词义有别。在现代汉语中,“毒”就是“有害”的意思。
在古代,“毒”有两层意思,一是“害”,二是“偏”。《内经》时代的古代医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偏颇”。古人认为,只要是寒热之药,即使有毒,中医学者也遵循古法,刘纯也遵循“偏方”之义。
其实,人生病了,就说明人体的阴阳失衡了,就偏了。医生用热药驱走你的感冒,用感冒药清你的热,不就是为了用药物的偏性对抗你身体的偏性,让你的阴阳重新平衡,对症下药吗?
今天,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从疾病的发展趋势来看,有的疾病发病年龄更早,有的则变得更严重。年轻人得老年病不是什么新鲜事;刚发病时很严重,并不少见;很多人睡不着,坐立不安,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个时候,中医就可以发挥它强身健体的作用了。
俗话说“一天一片姜不需要方子”“一天几颗枣不会让你老一辈子”。生姜和大枣是张仲景最常用的药物,著名的“桂枝汤”有五种药物,其中生姜和大枣占两种,用于健脾和胃,激发阳气。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居然有人用“山药”来救病人。据记载,《医热西学》作者张锡纯多次使用鲜山药汁成功救治垂危病人。直到今天,山药对肺、脾、肾的作用还是很好的。
扩展数据
2002年,卫生部公布了87种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清单。比如木瓜、山药、白扁豆、大枣、生姜、海带、茴香、辣椒、蜂蜜、蒲公英等。,既是食品又是药品,无毒。
可能有人问了,食疗药物保健还行,能治病吗?
减肥药确实不错,但不能包治百病。这87味食疗药物并不是都有山药好,只是少数将军,其余的都可以算是家丁了。
医生发处方药,就像打仗一样,讲究战略战术。比如“急性肺炎”之敌,一般会派“麻黄”为先锋,让“石膏”为主力,让“杏仁”炸掉碉堡,命“烤甘草”渗透到敌人内部,假装“和事佬”,有时还需要“乌鸦和小偷”来打它。
打一场攻坚战,需要多种“天赋”,仅靠减肥药远远不够。那么,哪里可以选拔“人才”呢?
《本草纲目》包含1892种药物。《中华本草》(1999)记载了8980种中草药。加上其他少数民族的药物,目前我国约有12800种药用植物。在许多药物中,有些是有毒的。他们就像将军一样,有一点固执,却能力挽狂澜,决胜千里。病情极其严重复杂时,医生不得不用“虎狼之药”,“以毒攻毒”。
可能有人会问,投毒真的能治病吗?关键是能不能解毒。
为了不让大家中毒,历代祖先用自己的身体试毒,饶了他们一命。比如“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李时珍不就是自己试医的典范吗?他在尝试曼陀罗的时候,多次服用不同剂量,终于认识了药和曼陀罗。
正是因为有无数这样优秀的先人,著名的“十九畏”和“十八般矛盾”已经很明确的告诉我们,哪些药物不能过量,哪些药物不能合用。我们的祖先还发明了中药的加工方法。经过炮制,去除了中药的毒性,保留了药性。先人,用他们的生命,为后人写下了完美的解毒篇章。
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最新统计,全国约有12800种中药材,其中不良反应120多种,严重不良反应不超过50种。有很多药物没有副作用,医生治病无毒,你可以放心使用。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医学也是如此。药物是特殊的,是用来治病救人的。没有药物和武器,医生怎么打仗?打硬仗需要更强的武器。敌人猖獗。如果我们不尽快消灭这些疾病,它们就会杀死我们。伤口迟早会愈合,战机怕伤怕拖只会输。
打架难免会受伤,治病也会有风险。患者和医生需要齐心协力对抗病毒。我们的中医领先世界。如果我们不用它来增强我们的身体,我们只是白痴。
人民网-解读“药三分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