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80年代常用的6种老物件,看到仿佛回到了童年,满满的思乡情

今天要和大家谈的话题是有关老物件的,不知道朋友们对你们所处的年代的一些老物件还有印象。

可以说老物件就像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样,它是身处相应年代的一代人的回忆。

对于每一个朋友都是。

80年代的六种老物件,不知道你还记得多少?

我国有着上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这个历史长河中,每个时期也都会有代表那个时期的老物件,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人记忆中的老物件都是不同的。

今天我想要说的就是80年代农村常用的6种老物件,我想现在90年代往后的朋友们都不一定见过。

但是对于经历过那个时期的大人来讲,一定是思绪万千。

洋火柴

朋友还记得这个东西吧。

洋火柴据说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大概时间应该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所以就给它起名叫洋火柴,而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一根小小的木棒头上顶着一个大头,这个大头就是磷,磷的燃点很低,通过磷与火柴盒的摩擦就会点燃。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还挺烧怕火柴的,,因为我怕火苗会烧到手指头。

当然如今这个火柴早就被打火机替代了,所以现在的人几乎是见不到了。

就是见到顶多是在蛋糕店,但也是那种长条形的,和以前的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2.蜡烛

说到火柴就不得不说一说蜡烛了。

这个东西可是居家必备的。

家里可以没有电灯,但绝对不能没有蜡烛。

你随便问问看,谁家不得有好几包蜡烛。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达不到,就是通了电也会经常停电,所以家里就会常备蜡烛。

而且蜡烛也分好几种。

其中有一种蜡烛就是家里有结婚的才用的,据说那叫高烛,蜡烛的周身都雕刻着龙凤的图案。

不过说真的还是蛮有喜庆的,尤其是在昏暗的房间点上这样的蜡烛,就更加衬托结婚的喜悦。

3.手电筒

其实80年代的手电筒也是很稀罕的,可以说手电筒也可以称之为家用电器,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就是事实,毕竟那个时候家里的用电也并不是普及了的,所以谁家要是能有一个手电筒也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我印象里最深的就是家里一旦停了电,我会第一个跑着去拿手电筒,因为比较稀罕嘛,所以都不会乱放,然后就是拿着手电筒找蜡烛。

还有就是给手电筒换电池。

这些记忆里的童年生活真的是乐趣多多。

4.秤

现在应该好多人没有见过秤这个老物件了,它有一个长长的木杆,木杆上刻了很多的星,通常被称为秤星。

然后秤杆的一端挂着一个秤盘,用来放置要称量的物品,秤杆的另一端则是挂着秤砣,然后通过平衡的原理来知道物品的重量。

如今因为社会的发展,早就已经被电子称所取代了。

如果真的想要看一看秤,我想要么是去民俗博物馆,要么就是到中药店。

不过中药店的称号都是比较的小巧。

5.石磨

这个东西以前在农村经常会看到。

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碾压豆子,从而可以做豆浆和豆腐,然后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钱。

通常就是一个用石头做的圆滚子,一端连着一个大的木棒,就是用来推动石头滚子进行工作的。

这个东西应该也是在民俗博物馆才能见到的。

还有就是一些打造当地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还可以看到,一般是见不到这个东西了。

也许还有的地方可能会见到石头滚子的底座吧。

6.汤婆子

可能有一些朋友对于汤婆子很陌生吧,其实就是咱们平时暖手用的热水袋,不过那个时候的汤婆子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它是那种扁圆形的,而且材质也都有所不同。

有用铜做的汤婆子,也有用塑料做的,80年代用得最多的就是塑料的汤婆子。

到了后来因为社会的发展,家里都有了电褥子,所以汤婆子就慢慢失去了它的作用,再加上那个东西有时候会让人睡得沉,很容易把里边的水洒出来,这些都是造成汤婆子慢慢消失的原因。

总结:

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必然会带动事物的发展,这是一个历史进程的必然规律。

今天我给大家讲的还是一小部分的老物件,其实朋友们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一趟民俗博物馆,从那里你们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也可以对中国的发展有更多的了解。

应该说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