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压迫导致的面瘫?
法则:祛风通络。
药方:合谷、太冲、郑虔、颊车过地下室、颊车过地下室、风池、下关、香迎、承浆或承颊。一次选三四个点。
加减:若眼皮合不上,目露泪痕,加竹、鱼腰、丝竹,阳白透鱼腰。耳后疼痛者,加风。味觉减退者,加连泉。手法:平步谢平,针刺。
操作:合谷穴、太冲穴、风池穴针刺,用泻法,下通法,直通法,迎香法,平泻法,用阳白刺入鱼腰,地仓刺颊车,颊车斜刺地仓,用抽针法使面部肌肉向后抽动,留针20分钟。其余穴位均采用补泻法治疗。
石膏疗法
一种外用中药,古称稀膏,由植物油或动物油熬制而成的胶状物质,可长期涂于布、纸或皮肤的一面,主要用于治疗疮疡、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早在很久以前,中国医学家就说过,“膏药能治病,没有专门的汤剂。如果使用得当,它会发出声音。”面瘫康等膏药疗效显著,方便省时,价格低廉,是治疗面瘫的重要方法。
食疗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脉虚、风寒侵袭,或风热、风痰、瘀血阻滞经络,气血不和,引起肌肉松弛。如果前期注意中医和针灸,效果会不错的。西医主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改善血液循环、营养神经、抗病毒等药物。但如果激素使用过多,会产生很多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使人胖胖肿肿,水钠潴留,免疫力下降,恢复缓慢。在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下,配合科学饮食,可以有效辅助治疗面瘫。你可以选择以下食疗方法:
1,防风粥:防风10-15g,葱白梗,粳米30-60g,前两味水煎取汁,去渣,粳米煮熟。粥熟时加入药汁,煮成粥,温服。本方能祛风解表散寒,适用于风寒袭络所致的面瘫、肌肉酸痛。
2.薄荷糖:藕粉30克,白糖500克。将白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用文火炼制,然后加入薄荷粉,调好勺子,不粘手时继续炼制,即有疏风清热、辛凉解表的功效。对突发性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咽干、轻度口渴等有效。
3.川芎白芷炖鱼头:川芎3-9克,白芷3-9克,鳙鱼500克,葱、椒、姜、盐各适量。大火烧开,再小火炖半小时,早晚吃鱼喝汤。本方能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适用于外感风邪所致的面瘫。
4.姜糖苏叶饮:紫苏叶3-6克,生姜3克,红糖15克,沸水浸泡5-10分钟。本方具有散寒解表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邪引起的各种疾病。
5、大枣粥:大枣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煮至熟烂成粥,此方气血,适用于口眼虚弱、气短乏力者。
6.沈汤荣:白参2克,枸杞子2克,葡萄干2克,莲子肉2克,山药2克,莲子12克,陈皮3克,大枣2枚,核桃肉2枚。分2-3次口服汤剂。本方具有补中益气、滋补肝肾之功效。
7.生地黄全蝎汤:取生地黄20克,枸杞子10克,全蝎3 ~ 5只,天麻10克,猪肉10克,陈皮、生姜适量,煮汤。其中,全蝎是治风的重要药物,也是著名的昆虫食品。与其他药物配伍,能滋阴养血,祛风通络。适用于中、恢复期患者,尤其是一直患有肝肾阴虚,头晕耳鸣,四肢麻木,外风内风兼而有之者。而且孕妇要慎用。
8.参芪乌鸡汤:准备党参15g,北芪15g,田七10g,仅去除皮脂的竹丝鸡丝四分之一,煮汤用生姜2片。该汤剂能补虚扶正、化痰纠偏,适用于恢复期气血虚弱患者。另外,症状稳定好转时,患者仍可咀嚼口香糖(口香糖),两侧均可,以患侧为主。通过积极锻炼相关肌肉和肌群,促进功能恢复。
祝你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