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拉丁文名称5英文名称6薏苡仁别名7薏苡仁处方名称8来源9原植物形态10产地11采收及初加工12生药学性状13薏苡仁的加工13.1薏苡仁的加工方法13.118薏苡仁的药理作用19薏苡仁药典标准19.1名称19.2来源19.3性状19.4鉴别19.5检验19.5.6。5438+0杂质19.5.2水分19.5.3总灰分19.6浸出物19.7含量测定19.7.1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5438+09.7.2。制备19.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19.7.4测定方法19.8.1薏苡仁饮片19.8.65438+ 0薏苡仁65438 . 1 . 654 . 338 . 6545436

2英文参考薏苡仁[朗道汉英词典]

薏苡仁[湘雅医学词典]

薏苡仁[湘雅医学词典]

薏苡仁[中国药典(2010版)]

薏苡仁[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薏苡仁[中医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薏苡仁概述

薏苡(Coix lachryma-jobi)是中药名称,发表于《神农本草经》【1】。它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Stapf [2]。它大致呈椭圆形或长方形,长4 ~ 8毫米,宽3 ~ 6毫米。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宽略凹,有1浅棕色点状种脐。背部圆凸,腹面有1宽深的纵沟。固体,白色部分,粉状。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味道。炒薏苡仁略隆起,表面淡黄色,有轻微的焦斑和突起[3]。麸炒薏苡仁微肿,表面发黄,有轻微香气[3]。

薏苡仁味甘、淡、凉[3]。脾、胃、肺经[3]。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散结、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滞、肺痈、肠痈;疣,癌症。薏苡仁性寒凉,善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3]。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关节痛、筋骨拘挛、气中湿热等病症[3]。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性温凉,善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腹胀少[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该中药的药典标准。

4拉丁名称薏苡仁(La)(中药术语(2004))

5英文名称薏苡仁(中药术语(2004))

6薏苡仁别名米仁、六谷、川谷、菩提。

薏米,薏苡仁,薏苡仁,勾子米,六谷米[1]。

7.薏苡仁的配方使用薏苡、薏苡、炒薏苡、炒薏苡、麸薏苡等名称[3]。

薏苡的来源是干燥成熟的薏苡种子。Mayuen(罗马。)Stapf [2][3]。

薏苡。Mayuen(罗马)Stapf是薏苡的种子[1]。

9原植物形态薏苡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高1 ~ 1.5m,丛生,分枝,在基节生根。叶互生;叶长10 ~ 40厘米,宽1.5 ~ 3厘米,先端尖,基部宽心形,中脉明显厚,边缘粗糙。叶舌短;叶鞘托着茎。总状花序从上部叶鞘内侧抽出,1至数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小穗呈瓦状排列在穗轴上,雌小穗位于雄小穗下方,被椭圆形的硬质总苞包裹,成熟后逐渐变为珠状。花期7-8月,果期9-65438+10月。

薏苡(Coix lachryma-jobi)生于河边、溪边或潮湿的山谷。

10产地薏苡仁主要产于福建、河北、辽宁[1]。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福建、江苏、河北、辽宁为甚。

11采收及初加工深秋果实成熟时,将植株切开,晒干,铺果,磨去外壳,除去外皮,收集种仁。

12生药学特征薏苡种子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 ~ 8毫米,宽3 ~ 6毫米。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宽略凹,有1浅棕色点状种脐。背部圆凸,腹面有1宽深的纵沟。固体,白色部分,粉状。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味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13薏苡仁的加工南北朝时,刘宋时期有“用一两,两两糯米同煮,使糯米熟,去糯米而成。若以盐汤烹之,则通修而得”(《论雷公烤》)[3]。

宋代(太平盛慧芳)曾有轻微爆炒[3]。

明代有盐煎(药引论)[3]。

到了清代,又增加了本草的局部炒制、姜汁炒制(本冯静元)、水蒸(本草纲目补遗)[3]。

现在主要的加工方法是炒和麸炒[3]。

13.1薏苡仁的加工方法13.1.1薏苡仁取原药材,去杂,筛去灰分[3]。

13.1.2炒薏苡仁,放入炒制容器中,中火加热,炒至表面发黄,略鼓凸,取出。

13.1.3麸炒薏苡仁。先将锅烧热,撒上麦麸,立即冒烟,然后加入薏苡仁,快速翻炒至黄色,微微鼓起,取出,筛去麦麸,即得产品[3]。

每100kg薏苡种子,使用15 kg麦麸[3]。

13.2成品特征薏苡宽卵圆形或卵圆形,一端钝,另一端宽而微凹,背部凸起,腹面有明显的纵沟[3]。表面为乳白色或黄白色,光滑,偶尔残留浅棕色种皮[3]。硬,白色部分,粉状[3]。味道微甜[3]。

炒薏苡仁略隆起,表面淡黄色,有轻微的焦斑和突起[3]。

麸炒薏苡仁微肿,表面发黄,有轻微香气[3]。

13.3的加工功效是生薏苡仁性寒凉,善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3]。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关节痛、筋骨拘挛、气中湿热等病症[3]。如治疗脚气水肿的薏苡仁杜仲汤(中医临床应用);治肺脓肿、咳嗽、脓痰的胃经汤(“备千金方以备急用”);薏苡仁汤治疗肠痈(证治标准);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薏苡仁粉(普济技能方);三仁汤(温病辨证)[3]用于治疗气盛湿盛的湿热病症。

薏苡仁炒制或麸炒后的寒凉性趋于平和,更善于健脾止泻,故可用于脾虚泄泻,腹胀少[3]。如沈凌白术散(中国药典)[3]。

13.4储存方法:储存于干燥容器中,密封放置于通风干燥处[3]。防蛀的。

14薏苡仁性味甘、淡、凉;脾、胃、肺经[3]。

薏苡仁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1】。

表明了15薏苡仁的作用。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作用[3]。

薏苡仁具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散结、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滞、肺痈、肠痈;疣,癌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泻、湿痹、筋腱挛缩、屈伸不利、水肿、脚气、肺痿、肺痈、肠痈、淋证、痛经、白带[1]。

薏苡仁性寒凉,善利水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痛[3]。可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肺痈、肠痈、风湿关节痛、筋骨拘挛、气中湿热等病症[3]。如治疗脚气水肿的薏苡仁杜仲汤(中医临床应用);治肺脓肿、咳嗽、脓痰的胃经汤(“备千金方以备急用”);薏苡仁汤治疗肠痈(证治标准);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薏苡仁粉(普济技能方);三仁汤(温病辨证)[3]用于治疗气盛湿盛的湿热病症。

炒薏苡仁、麸炒薏苡仁性温凉,善健脾止泻,可用于脾虚泄泻,腹胀少[3]。如沈凌白术散(中国药典)[3]。

薏苡仁是利水渗湿的常用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的功效。可用于选眼、眼暗、瞳孔紧缩或干涩、前房积血、云移、视物模糊、湿热所致的视力异常。清利湿热,常与豆蔻、竹叶同用,如三仁汤。本品清热排脓,常与芦根、冬瓜仁同用,如《备急千金方》苇茎汤。

用法用量16薏苡仁煎服,9 ~ 30g [1]。

17薏苡仁含薏苡仁酯;它还含有脂肪油,其中含有肉豆蔻酸、菜油甾醇、棕榈酸、二十八烷酸、豆甾醇、氨基酸、蛋白质和糖。

薏苡仁含有脂肪油、蛋白质、类固醇衍生物、氨基酸和淀粉以及薏苡酯[1]。

18薏苡仁油的药理作用对离体兔肠低浓度兴奋,高浓度抑制。一般对家兔和豚鼠的子宫有刺激作用,还能降低蛙横纹肌的收缩[1]。

薏苡仁酯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1]。

19薏苡仁药典标准19.1名称薏苡仁。

依伊人

薏苡仁

19.2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罗马。)Stapf。秋季果实成熟时,将植株切开,晾干,放置果实,再次晾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19.3薏苡种子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4 ~ 8毫米,宽3 ~ 6毫米。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宽略凹,有1浅棕色点状种脐。背部圆凸,腹面有1宽深的纵沟。固体,白色部分,粉状。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味道。

19.4鉴别(1)本品粉末为淡白色。主要是淀粉粒,单粒呈圆形或多边形,直径2 ~ 20微米,脐点呈星形;多颗粒很少见,一般由2 ~ 3个部分组成。

(2)取本品粉末65438±0g,加65438±00ml石油醚(60 ~ 90℃),超声30分钟,过滤,滤液蒸干,残渣加65438±0ml石油醚(60 ~ 90℃)使其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薏苡仁1g作为对照药材,用同样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附录VIB),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5438±0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90℃)乙酸乙酯乙酸(10: 3: 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紫外灯下。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取薏苡仁油对照提取物和甘油三酯对照品,加入(含量测定)项下的流动相,制成每65438±0ml分别含65438±0mg和0.65438±0.4mg的溶液,作为对照提取物和对照品溶液。根据(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分别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以及上述对照提取物和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中,应有一个与对照品色谱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并应有7个与对照提取物色谱保留时间相同的主色谱峰。

19.5 1的杂质不得超过2%(附录IX A)。

19.5.2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5.0%(附录IX H中的第一种方法)。

19.5.3总灰分不得超过3.0%(附录IX K)。

19.6浸膏按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下的热浸法测定,以无水乙醇为溶剂,不得少于5.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9.7的含量(附录VID)。

19.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和二氯甲烷(65: 35)作为流动相;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以甘油三油酸酯峰计算,理论塔板数应不低于5000。

19.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油三油酸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入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

19.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0.6g(过3号筛),精密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浸泡2h,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 Hz)30min,放冷,再次称定,用流动相补足损失的重量。

19.7.4测定方法分别准确吸取5ul对照溶液和10ul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法两点对数方程计算。

以干燥品计算,本品含甘油三油酸酯(C57H104O6)不少于0.50%。

19.8薏苡仁片19.8.1加工19.8.1薏苡仁去除杂质。

本品为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 ~ 8毫米,宽3 ~ 6毫米。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留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一端宽略凹,有1浅褐色点状种脐;背部圆凸,腹面有1宽深的纵沟。固体,白色部分,粉状。轻微的气息,微甜的味道。

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2.0%(附录IX K)。

一样的药材。

19.8.1.2麸炒薏苡仁,捞出洗净的薏苡仁,按麸炒法(附录二D)炒至微黄。

本品形似薏苡仁,微鼓,表面微黄。

总灰分含量与药材相同,不得超过2.0%。

19.8.1.2.1含量与中药相同,甘油三油酸酯(C57H104O6)含量不得低于0.40%。

19.8.1.2.2鉴别,提取物与药材相同。

19.8.2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19.8.3功能主治:利尿、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散结、解毒、散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滞、肺痈、肠痈;疣,癌症。

19.8.4用法用量9 ~ 30g。

19.8.5注意孕妇慎用。

19.8.6储存于通风干燥处,防止虫蛀。

19.9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