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寄生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灌木,0.5-1 m高;小枝和叶片密被棕色或红棕色星状毛,有时有分散重叠的星状毛,小枝黑色,无毛,有分散的皮孔。叶近对生或互生,革质,卵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3-4.5厘米,顶端钝,基部近圆形,顶部无毛,底部有绒毛;侧脉4-5对,明显在叶上面;叶柄长6-12毫米,无毛。

总状花序,1-3生于落叶或小枝叶的叶腋,花(2-)3-4(-5),密伞状,花序和花均密被棕色星状毛。总花序梗和花序轴长* * * 1-2(-3)毫米;花梗长2-3毫米;苞片卵形三角形,长约65438±0毫米;花红色,花托椭圆形,长2-3毫米;副萼环状,有4齿;花冠呈芽管状,长2.2-2.8厘米,稍弯曲,下部膨大,顶端椭圆形,有4个裂片,披针形,长6-9毫米,反折,开花后毛变稀疏;花丝长约2毫米,花长约3-4毫米,花药常分离;花柱线形,柱头圆锥形。

果实椭圆形,长6-7毫米,直径3-4毫米,两端钝,黄绿色,果皮颗粒状,毛稀疏。六月至八月开花。?[1]?

栖息地分布

编辑?语音

产于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贵州、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福建和台湾省。?[1]?生于海拔20-400m的平原或低山常绿阔叶林中,寄生于桑树、桃、李、龙眼、荔枝、杨桃、油茶、油桐、橡胶树、榕树、木棉、马尾松或水松等植物上。?[2]?

药用价值

编辑?语音

桑寄生(2张)

来源:紫杉科的枝叶。?[2]?

化学成分:桑寄生叶含黄酮类:槲皮素、槲皮苷和少量d-儿茶酚。[2]

性味:苦中带甜,性平。

归经:入肝肾经。

主治:滋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通经络、养血安胎。治疗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局部干燥、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通。治愈慢性咳嗽?[3]?,纵舌?[4]?头晕?[5]?

①经典:主要用于治疗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补肤,坚发,齿,须长。

②“别露”:治金疮、解痹、女崩、内伤不足、产后残疾、溢乳。

(3)药性理论:能使胎儿坚挺,主要病因是妊娠出血。

4《日华子本草》:助筋骨,益血管。

⑤《滇南本草》:槐花主要用于治疗大肠下血,肠风带血,痔疮,漏。生桑树者,可治筋骨痛,取筋通络,得风寒湿痹。生花椒者,可治脾胃寒,呕吐恶心;也用于治疗梅子疮,妇女虚寒或崩漏。

⑥《本草纲目》:祛疮追风湿,但有强腰背痛。

⑦生药材要领:清热、滋补、追风。养血散热,泡茶,舒筋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