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寺
阆中古城爱安寺,相传建于唐代,目前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安吉有精美明亮的壁画,有独特精致的雕塑,有历史留下的沧桑和韵味...据《阆中县志》记载,爱安寺始建于唐代、元、明嘉靖,后多次重建。明神宗、万历年间装饰佛像,《重装佛像铭》中有云:“自唐朝建爱安寺,宋英宗治平四年修;明宗到舜三年,规模开始大了。明朝于洪武增加旧制,财政能力大变。又是嘉靖丑年,出家宝峰者,必续补之。”爱安集位于阆中市水关镇东五里的黄泥岗(今水关镇爱安集村)上,距阆中市区30多公里。黄泥岗四面环山,位于大巴山大义山系诸葛山尾,形似黄龙之首。爱安寺就建在它的龙头上,龙潭河水绕寺流过。寺后岩起如龙额,石如舌,直伸龙潭河。在河的另一边是一座名叫关子山的高山。山顶上有一座寺庙,朝霞和晚霞相得益彰,像一顶金色的僧冠。这座寺庙被群山和绿树环绕,非常安静。走进爱安寺,是一座狭长的三进四角形寺庙,由山门、观音殿、东、西厢房和正殿组成。主体建筑是大雄宝殿。大殿的两根巨柱上,有滚动的抱龙柱和金色的鳞甲。大雄宝殿神龛上雕有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巨佛。两侧雕有十八罗汉。所有雕像姿态自然,色彩明亮。墙上有彩画,画有龙和龙,壁画上有三个铭文。正殿两侧有10余间偏殿,左侧为念佛堂、客房、僧房,右侧为十殿阎罗。正殿前有一楼二楼观音殿。大厅里有一尊高大的用樟木雕刻的观音像,据说是唐代的雕像。大雄宝殿与观音殿之间,有一条狭长的院坝,院坝内有几十棵高大的柏树和银杏。穿过观音寺和一个小院,便是山门,山门上挂着“建安寺”的金木匾。山门有王者殿,钟鼓二楼。整个安吉亭都是用柏树建成的。经文物部门专家鉴定,爱安寺的建筑、藻饰、石雕、木雕、泥塑、绘画均属上乘,可与陕西永乐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