圹 是什么意思

圹,堑穴也。――《说文》 入圹。――《周礼·方相氏》。注:“穿地中也。” 望其圹皋如也。――《荀子·大略》。注:“丘垅。” 若从柩,及圹,皆执绋。――《礼记·夏官·方相氏》 又如:圹穴(墓穴);圹兆(墓穴的范围) 原野 兽之走圹也。――《孟子·离娄上》 以处圹埌之野。――《庄子·应帝王》。崔注:“犹旷荡也。” 又如:圹野(原野);圹埌(原野空旷的样子) <动> 通“旷”。荒废 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夫是之 圹(圹)kuàng ⒈墓穴。 ⒉圹野,野外。 ⒊〈古〉通"旷"。荒废,历时久远。 有人把“圹”当作“塘”的简化字,如:把“水塘”写成“水圹”,将“墩子塘”“莲塘”写成“墩子圹”“莲圹”。 其实,“塘”与“圹”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塘”音táng,指堤岸,堤防,如河塘、海塘;又指水池、浴池,如池塘、鱼塘、荷塘、苇塘、洗澡塘。 “圹”,音kuàng,是“圹“的简化字。圹,墓穴,即指坟墓。圹,还有原野、野外的意思。圹,古通“旷”,荒废、松懈。《荀子·议兵》:“敬谋无圹,敬事无圹,敬吏无圹,敬众无圹,敬敌无圹”,“无圹”,就是说时刻不敢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