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配方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配方
心脾两虚:症状有失眠、头晕、心悸、气短、口淡、无食欲。
1.酸枣仁15g,猪心1,炖服。
2.茯苓20克,生乌鸡1块。将茯苓加水煎煮,取1碗汁,将1片放入乌鸡中拌匀。睡前用温水洗脚,然后趁热服下药水,就可以睡个好觉了。
3.党参、酸枣仁各65438±00g,炒远志5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
4.将10克酸枣仁炒熟,捣碎,水煎取汁,睡前半小时饮用。
二、阴虚火旺:症状有头晕、烦躁、失眠、手足发热、盗汗、口渴、咽干等。
1.麦冬、夜交藤各65438±00g,五味子6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
2.麦冬、天冬各65438±00g,远志5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
3.酸枣仁6克,夜交藤10克,合欢皮6克,水煎取汁,早晚服用。
4.酸枣仁、柏子仁、麦冬各65438±00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
三、心胆两虚:症状为无聊失眠,入睡后易惊醒,不安,胆怯恐惧,遇事易惊。
1.夜交藤、鲜竹茹各65438±00g,牡蛎20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
2.天麻、白术、半夏、酸枣仁各5克,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
3.白芍60克,鸡肝1块(捣碎)。将白芍煎煮取汁,放入鸡肝中,拌匀,蒸熟后服用。
4.远志、丹参、茯苓各65438±00g,水煎取汁,早晚服用。每天1剂。
四、胃不和:症状有失眠、胸腹胀满、味觉发酸、恶心呕吐、便秘等。
1.半夏10g,糯米30g,水煎取汁,分三次服用。
2.大黄3克,甘草3克,元明粉5克,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适合便秘患者食用。
3.焦山楂、神曲10g,陈皮5g,枳壳5g,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
一种改善睡眠的中药
天麻:天麻有平肝、熄风、解痉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镇静、抗惊厥、促进睡眠、抗炎、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等作用。天麻可切片,与鸡同炖,也可研成细粉,温开水送服,每次用量1g ~ 1g。
五味子:具有滋阴调阳、敛阳为阴、协调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安神定志的效果。临床上常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心慌、失眠、健忘。取五味子150g,枸杞100g,用高度白酒浸泡,每天适量饮用。
百合:百合擅长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止咳、镇静、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失眠患者可服用干百合30g,莲子30g,冰糖30g,大米100g。莲子洗净,泡在水里。将百合干和大米分别洗净,和莲子一起放入锅中,煮粥,待快熟时加入冰糖。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的功效。
阿胶:阿胶能滋阴养血,安神定志,可用于治疗失眠。临床观察表明,黄连鸡炖阿胶具有滋阴降火、养心安神的功效,尤其适用于心烦失眠、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气、口干舌燥的人群。取黄连10g,生白芍20g,鸡蛋2个,阿胶50g。先将黄连、白芍加水煎煮,取浓缩汁,去渣。然后,大约50毫升的阿胶加水,大火蒸熟。将药汁倒入其中,然后用文火煎制糊状物。待膏体即将熬制时,加入蛋黄,搅拌均匀。每晚睡前服用1次。
茯苓:《神农本草经》有说茯苓吗?长期服用会神清气爽,长期不饿?。茯苓粉和蜂蜜可按2: 5的比例与适量水混合后立即服用,有利于消肿、宁心安神的功效。白酒500 ml,茯苓100 g也可以。将茯苓加入白酒中,密封保存一周即可饮用。每天可以喝5 ~ 10 ml。这种酒有宁心安神、健脾益寿的功效。
珍珠:珍珍有安神镇惊、清热养阴、明目解毒的功效。(在《肘后》中记载,将本品与蜂蜜、和服一起研磨,可以抚慰心灵。珍珠粉性寒清热,甘寒益阴,更适合焦虑、失眠、多梦、健忘、心神不宁等症状。可服用珍珠粉0.1 ~ 0.3g,睡前用蜂蜜水送服。
百子仁:现代研究证实,百子仁可以改善睡眠障碍者入睡困难,缩短睡眠潜伏期。取侧柏子15g,大米50g,文火煮粥,食前加蜂蜜15g,每日两次,可补血养心。适用于便秘、失眠多梦。
酸枣仁:酸枣仁是中药中重要的安神药物。对体虚、失眠、心悸、体虚、多汗有明显疗效,并具有养肝宁心、敛汗生津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酸枣仁具有镇静催眠作用。酸枣仁30g,捣碎熬制取汁,大米100g,洗净煮成粥,待粥五成熟时,加入酸枣仁水煎液,煮熟冷却后食用。也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加入桂圆、莲子一起煮,可以养心安神,提高睡眠质量。
三七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三七花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人群的中医证候,提高睡眠质量。每天早晚各取三七花30克,用开水冲泡,不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