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有一种小黑虫,比蚊子还可怕。咬过之后极其痒,咬过的细胞很难消失。这是什么虫子?
蚋
昆虫概论
蚋科;黑蝇
也被称为水牛蚋或火鸡蚋。
蚋科昆虫(双翅目)。成蝇体小而黑,俗称“黑蝇”。因驼背,又叫“挖背”。全世界已知127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和亚北极地区,中国有100余种。触手足厚,口器短,适合吸血,翅膀薄如薄纱。雌蚊蚋咬人吸血,造成骚扰,部分物种传播盘尾丝虫病。有时数量多到鸡、鸟等畜禽都可能死亡。有些可以传播盘尾丝虫病,导致失明或皮下结节。幼虫和蛹生活在流水中。羽化时,蛹壳浮现,随气泡升至水面飞走。
成虫体长约2 ~ 5毫米,翅膀大,脚短。雌水蓼复眼是分开的,雄水蓼复眼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口腔穿刺吸吮型。中胸发达,背部凸起像驼背。
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卵、幼虫和蛹在水中发育,而成虫生活在空气中。完成生活史需要3 ~ 5周,5 ~ 6个月,主要取决于水温。卵产在干净的流水中的水生植物、落叶、树枝或石头上,堆积或排列成鳞片状。每只雌虫平均产卵150 ~ 500粒,最多800粒。幼虫借助唾液腺分泌的细丝附着在栖息地,以免被急流冲走。它们以水中的微生物为食,多次蜕皮,然后结茧化蛹。刚羽化的成虫生活在繁殖地附近的草丛和灌木丛中。很快,雌性开始吸血,主要是从家畜身上,但也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它的口器不适合深刺,所以在吸血的过程中也会吸取组织液。卵巢中的卵子在吸血后成熟。通常它在白天吸血,日出日落前后有两个刺痛的高峰。大多数种类的雌性成虫也会吸食植物汁液,而雄性只吸食植物汁液。辣蓼的世代数因物种和水温而异,从一两代到五六代不等。在水下或冰下以卵或幼虫越冬。人被蚊蚋叮咬后1分钟开始感到疼痛,局部红肿、瘙痒,甚至出现炎症、溃烂。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在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蚋,如黑蚋、蟹蚋、黄蚋和金蚋,可以传播盘尾丝虫病。巴西亚马逊黑蝇传播丝虫病欧几里得。
加强个人防护,如涂抹避蚊胺等驱避药物,可防止蚋类叮咬。在溪流、泉水或草树上喷洒敌敌畏和苏云金杆菌血清型H-14,可杀死水蓼幼虫和成虫。在西非和加拿大,利用线虫类线虫和微孢子虫杀灭黑蝇幼虫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
春天,水牛蚋(Cnephia pecuarum)沿着密西西比河繁殖,对牲畜造成严重损害。据记载,马和骡子可能会因蚊虫叮咬或因一大群蚊虫堵塞鼻孔而窒息死亡。南方蚋也出现在春天,咬鸟的树冠和下垂的肉。驱虫剂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黑蝇。
/view/29972.htm?fr=ala0_1_1
我的辩解:把BB的驱蚊剂涂在我身体暴露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