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角品种

(1)四菱形

义乌灵

浙江省义乌市地方品种。浙中地区大棚栽培,5月上半月收获,亩产2000斤以上;露地栽培,7月初收获,亩产1000公斤以上。叶面、叶柄和叶脉都是绿色的。嫩皮薄,易剥,肉嫩,味甜,适合生食,皮绿白,有尖角,单果重15.6g..分枝性强,适合浅水养殖。

义乌灵

‘水红岭’

产于江苏苏州、杭州、浙江、嘉兴。4月初播种,8月初收获幼菱角,8月下旬至6月下旬收获老菱角10,亩产400-500斤。叶柄、叶脉、果皮都是水红色。水中水的含水量,淀粉稍少,味甜,适合生食,肩角细长扁平,腰角长,略向下倾斜,果形大,单果重15 ~ 20g,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 1。不耐深水和风浪,适合在浅塘和河湾种植。

‘水红岭’

邵伯龄

江苏何丽霞地区的地方品种。4月初播种,8月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10,亩产400-500公斤。皮青白,肩角大,腰角尖,皮薄,果小。单果重10 ~ 12g,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1.55: 1。适合在浅池塘和河湾种植。

邵伯龄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邵伯,在那里吃了邵伯龄,赞不绝口。从此,每年中秋节前,我们总要挑选最好的菱角作为贡品,在繁星点点的夜晚送到北京,供皇宫享用。根据该镇的记录,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曾致函邵伯,要求将一些种类的菱面体送到北京,存放在中南海,供客人观赏和品尝。

小百灵

江苏吴江、苏州等地。4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6月下旬收获10,亩产300-600公斤。肉质较硬,含有大量淀粉,适合做熟食。果皮青白色,肩角略向上倾斜,腰角细长向下弯曲,腹部略隆起。果形小,单果重7-8克。果实重量与肉重的比值约为1.4∶1。钻石盘小,茎蔓坚韧,生长势强,抗风浪能力强,生长适应性广,适合湖荡深水养殖。

“大青岭”

江苏吴江、吴县、宜兴等地。4月上旬播种,9月上旬至6月下旬收获10,耐深水,亩产500-600公斤。品质中等,果皮青白,肩部高,肩角平而粗,腰角粗,略向下弯曲,果形大,单果重20 ~ 25g。果皮较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

(2)梯形

巴陵

又名五菱、风铃、大环椒,产于江浙及华南地区。4月初至4月下旬播种,8月初至6月下旬收获10,亩产300-500公斤。品质好,淀粉含量高。皮肤深绿色,两角又粗又长又弯。果形较大,单果重20克左右,但果壳较厚,果重与肉重之比约为2∶1。成熟时果柄不易脱落,可减少收获次数。能承受2.5 ~ 3米的水深。

胭脂玲

又名红菱、巴特灵,产于南京附近。4月初播种,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10。生长势弱,叶面浅绿,背面红褐色。皮色分红色和绿色两种,角平,先端钝,果形中等。单果重约13g。水阻只有1.5 ~ 2m。

胭脂玲

(3)菱角

南湖岭

又名元陵、尚赫陵、元宝陵、无角陵,产于浙江嘉兴南湖。4月初播种,8月下旬至6月下旬收获10,亩产360斤左右。品质较好,肉质硬粳,果皮青白,幼荸荠四角,后期四角退化,仅留痕迹,果形中等,单果重约13g,皮薄,果重肉重比约1.5∶1。因为果实容易掉落,成熟后一定要及时采收。生长需要适中的水位和肥沃的土壤。耐热不耐寒,抗风浪能力弱。

南湖岭